返回主页

 修道的乐园与苦海 

paradise and abyss of misery in Monasticism

作者:田诚阳      发布时间:2012-9-24

乐园与苦海 


        世俗人生,遇到问题,就是问题。应对的方法,或者转移问题,自我安慰;或者复生其他问题,如此问题永远不得休止,造成人生的困境与烦恼,永无出离之日。

 

        修道人遇到问题,不会逃避问题,就在问题上面找出路,所以能够应对自如,迎刃而解,解决之后再无其他问题。足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势如破竹,节节贯穿,犹如降龙伏虎,龙虎非但不能作怪,反而可以成为护法的工具。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示说:“为道日损。”“损”就是损去问题,复归于道,畅通无阻,勇往直前。这就是道家的力量,因为如是自如应变,所以能够做到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

 

        历代成道祖师,多主张大隐居尘、历劫度人,盖人间修道,道在眼前。现实修炼,乃修真之通途。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试图拜师出家以逃避之,其实问题没有解决,如若利剑,随时都会复生问题,必然成为学道的障碍。学道尚未开始,首先有了障碍,这道是没法修的。所以道家说:宁劝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乃是劝人首先在世俗中学道,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非求出家去逃避,问题永远无法解决也。

 

        或说人生是苦海,修道以人生为乐园也。但若不修道,妄想解脱,总想旱地里拾鱼,则一切皆为空谈也,那就只有在苦海中顺水漂流,直到生命结束,无法把握,大限来时,悔之晚矣。

 

        乐园与苦海,就在修与不修之间。此乃学道服务现实人生的利益之一,现实是为载道之器也。

转自http://www.qingj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