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我说参同契》(17-24讲)
Nan Huaijin “I said Cantongqi(In the same)” (17 to 24)
作者:南怀瑾 发布时间:2012-8-29
我们讨论到一般道家流行的所谓小周天、大周天这些观念,普通认为小周天就是以我们这个身体为准,所谓前三关、后三关,甚至打通任督二脉转一圈,这个叫做一周天。特别注重提倡这个说法的是元明以来,道家有所谓伍柳派——伍冲虚是老师,柳华阳是弟子。伍冲虚的著作《金仙证论》,柳华阳的《慧命经》,都是很有名的著作。伍柳派是过去道家最流行的一个支派,讲神仙之道、修炼长生不老之道。事实上,《慧命经》和《金仙证论》是引用佛、道、儒三家合一的。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有个大重点,从南北朝以后,所谓三教合一,到现在还在争论中,也没有统一过,但是也没有分化过。这两本著作,反映了中国文化特点,就是经常引用佛经、儒家、《易经》、老庄等等。不过有一点,所引用佛经的观念都错了,而且所引用的所谓《楞严经》的话,却是根本没有的。
所以在学术上,许多道家的书,不能使人产生兴趣,不能生起信心,因为他们经常靠执笔扶鸾的东西来引证。扶鸾是扶鸾,扶乩是扶乩。所以真正一讲学术,伍柳派的立场就垮了,因为无所根据。《参同契》不同,那是有所根据的,不管修道与否,其学术价值始终是留传万古的。清末民初的印光法师,是佛教四大长老之一,本是儒家秀才出身,后来学佛,专门提倡净土,是这一代净土宗的祖师。印光法师对伍柳派的这些修持方法骂得很厉害,经常骂他们是魔子魔孙。这一点我觉得老法师言之太过了,不免有一些宗教对立情绪在里面,欠缺一点客观。实际上伍柳派这些著作,印光法师大概没有完全研究,假使深入一点,还是会敬佩他们的。
伍柳派是绝对禁男女之欲。所谓漏丹不漏丹,这个名称你们注意,我看有些同学们写笔记写成“落丹不落丹”,不是“落”,是漏掉的“漏”。这些都是从伍柳派以后才成为道家的观念术语,佛家也照样用。伍柳派认为男女破身了,或者男性有其他的猥亵行为,当然犯戒,修道自然不能成功,就是有遗精也不行。等于《楞严经》上说的,淫根不除,要想得到真正的禅定,如蒸沙成饭,意思是说,修道也是白修。
伍柳这一派修法讲大小周天道理,强调“不漏”。它的工夫也强调从这里起手,所以注重“一阳来复”,就是生理上气机发动的时候,也就是阳气发动的时候,开始下手修,一直修到断欲,才能打稳基础。伍柳派认为,男女之间一百天不漏,这是以身体来讲,叫“百日筑基”。一百天不漏丹, 差不多普通人也能做到,二三百天不漏丹的也有,这个里头是另外的问题。能永远继续达到色身绝对不漏,当然先要 “炼精化气”,才有后来“十月怀胎”的修炼。怀胎是根据道家的话,就是张三丰祖师在《无根树》上提到,“男子怀胎笑煞人”。他们认为,男人有怀胎的现象,当然不是中年发福肚子大起来,是指人定生出了身外之身。道书上画的头顶上一个小婴儿出来,一般人看了都是想象在打坐时,头顶上出来一个我,叫做出阴神。伍柳派并不一定是这样讲法,不过那些道书上,下手画时观念已经错了,所以会引出来这些误解。
“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一个婴儿养大要三年哺乳,然后“九年面壁”。这么一算,由一个普通人开始修道,修成神仙要十二三年时间。我经常算这个账,你看我们六岁开始读小学,十六年辛苦读到大学毕业,然后可怜兮兮地找老辈写封介绍信,拿个履历找工作,头都碰破了不过只拿几千块,除了房租吃饭以外,大概买两件衣服刚好够用,如此而已。算算这个账,十二年的辛苦可以做神仙,太划得来!但是几人能够做得到?伍柳派这些书都很容易买到,现在有些地方把这些道书叫做《伍柳仙宗》,不叫做道家,称为仙学。这也可以,反正巧立名目无所谓的,等于现在大学学科分得很多一样。
伍柳派的小周天修法,有一个名称叫做转河车,在道书上就叫做“河车运转”。大家都知道这是道家的修法,可是讲句老实话,过去我在大陆上访问很多的和尚,都是很有工夫的,深入一谈发现,原来修的是这个法门。可见在文化思想来讲,伍柳派的修法非常普遍,各宗各派都是走这个路线。究竟这个小周天是不是这样?我们真正研究正统道家之学的人就要特别留意。有许多学佛的认为,这是道家,跟我不相干。你不要糊涂了,我常说不管佛道、显密,修行就靠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身体,这个心。这个生理身体和这个心,不会有别的花样出来,它出来的现象是相同的,只是各家的解释不同。
许多人因为自己学佛就批驳道家,也有人因为修道家就看不起佛家,实际上都是蛮可怜的。这又提到一件故事,差不多一九五〇年前后,我认识一位朋友也是老乡,他还年轻,修道家的,佛也懂,自己认为有神通了,也悟了道,各种花样多得很,玩了几十年。我讲这个人很可怜,将来会神经的。结果我的话又不幸而言中,去年果然大发神经,进了医院,然后是上不见佛,下不见众生,一切都骂完了,只有他对,结果还是神经而死,很痛苦的。他“得少为足,闭门称王”,走上一个悲惨的结果。我跟朋友讲,他尽管走错了路,总是一个修道人,就请同学们、法师们给他念了《地藏经》,依俗礼尽心。
为什么提这个故事呢?根据佛家的道理,叫做“发露忏悔”,宁可当着大众说明,这就是见解不正确的可怜之处。学佛修道的人,陷入这样歧路的为数不少,所以我们看了几十年,不要说真的成仙成佛,就连能生死之间来去很自在的都很少。由此就可以了解古人说“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道理。
我们上次提出来真正小周天的道理,是提供给诸位参考,我这个人光研究书本的,没有工夫也没有道,同诸位一样,白发苍苍、两眼昏花、行将就木,靠不住的。现在根据学理告诉大家不要走错了路,所谓小周天是一个月,以月亮的出没为一个标准,用这个来比精神之衰旺、气血之盈亏等等。这个标准一定要记住。
所以我们打起坐来,身体感觉背上通了,走到那一关了,这样转一圈叫转河车、小周天,没有错。所谓没有错,是因为人体血液流行的法则是这样转法,所以说没有错。可是我们把打坐做工夫时身体的感受,由背部转到前面又转回到背部,然后加上意识,那只是用意念把它引导而转。在道家这是最粗浅的办法,后来属于内功练武功的,叫导引,就是拿意识去引导,引出来这个感觉的境界。道家的方法,导引属于运动方面,所以华佗的五禽图,后来的八段锦,乃至于瑜珈术等等,都是导引的工夫,都是由意识去导引。真正的道法、修道不是这样。
如果在身体导引周流就叫做小周天,那么我曾经问,这个小周天要转到哪一天为止?这个转转转,昼夜给你转,一天转个三百六十圈,你转了几十年,去检查检查身体,骨头还是老化的骨头,神经还是老化的神经,并没有改变。请问这个转动有没有作用?
导引的工夫对健康方面不能说没有作用,是有祛病延年作用的。这个作用的道理在哪里呢?不是修道工夫了不起,是因为我们人体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外在的运动,一个是本身内在的运动,所以静坐不加导引,它本身也在运动。气血流行顺着那个规律自己在流行,这是个运动,所谓“静中之动”。因运动之故,慢慢身体当然健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譬如一个人生病了,感冒也好,重病也好,就需要睡觉休息,人得到充分的睡觉休息后,思想静下来,气血的流行就会顺自然的法则走上轨道,所以能够袪病,能够延年。 并不是说打坐或者修道有特殊的功效,因为人在静态中时, 健康的恢复乃至进步是当然的。生命有一种本能的活动,所以我们人病痛来了,就要睡眠休息,以恢复这个本能活动。 所谓静坐就是效法本能活动。常在静态中则本能活动永远在有规律地转,转到一定时间,它要爆发了,爆发出另一种本能活动的作用。那个是有形的真阳之气,是在生理现象上爆发的,那还不是无形之气。
真正的修道,这个所谓河车转动,或者把人体当做一个小周天这么转,转到不转为止。什么时候不转呢?那就不简单了,气住脉停就是不转,呼吸自然停止,脉搏及心跳宁静下来,变得很缓慢,很久才跳一下。这不是心脏病,这是气住脉停,自己都可以测验。在道书上就叫做“日月合璧,璇玑停轮”,“日月合璧”是指太阳月亮同时出现。
上次我给大家报告过,曾在西藏、昆明看到过这个现象,后来晓得中国西南一带“日月合璧”是经常见到的。“璇玑停轮”就是当天体上北斗七星好像不转动了,宁静了,到这个境界差不多了。严格说我们修道,在我个人的看法——当然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一一修道到这个样子的话,是“筑基”成功。这个时候当然不漏丹了,这才算“筑基”成功,还不能说是“结丹”,只算初步而已。那么要多少时间筑基成功?这个不一定,也许有人一上来就到达这个境界, 也许三五天、六七天,也许修几十年都到不了,这个中间有很多的问题。再说,这样只是筑基成功,是不是小周天呢? 只是小周天的法则之一。
我们到达了所谓“日月合璧,璇玑停轮”,以佛家来讲气住脉停了,差不多到第三四禅这个程度。这时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气住脉停,永远停在那里吗?这样就叫神仙成功了吗?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刚才告诉大家,这样只能够算是筑基成功,气住脉停到相当的时间就是入定了。这个假使叫入定,静极必定会动。所以这个气住脉停是阴极的境界,拿《易经》来讲是坤卦的境界。如果在座有研究过《周易》的,翻开看一下坤卦上六的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阳数最高是九,阴数最高是六,阴到极点的坤卦,最上的一爻就叫上六。
什么是玄?下面注解“天玄而地黄”,天是青苍色,青色的。这样的境界像汉魏时代的诗所说:“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天玄,是塞外草原这个青天。我们家乡那边,晚上叫“玄黄”,就是黄昏的意思。诗人王之涣的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什么不讲红日依山尽呢?所以叫同学们注意,这是一个物理现象:早晨的朝阳是红日,旭日初升;快要落山时,太阳就白了,一点火力都没有,所以“白日依山尽”。小时候念书看古人句子,都另外做研究。例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就问问题了,这是李白初几作的? 而且他在房间坐在哪个位置?
“白日依山尽”是黄昏、玄黄。玄黄是阴极境界,在这个境界静久了,血液开始变了。用《易经》的辞句,血液要变橙黄色了。身体上气机流行转动的感觉,说是小周天,也可以承认是对的,因为气机流行的法则有规律的,同小周天流行一样。但是真正的道家所谓的小周天,是月亮的行度景象,是以地平面为准而看到的现象,跟现代天文学没有冲突。天文学所讲的是数,也是整个天体的运行。
所谓小周天是月亮之出没,就是我们修到身体气脉一部分一部分转通了。转通了以后,到达什么程度呢?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而且昼夜长明。工夫到这里,当然所谓奇经八脉通了,不再有身体的感受,身体不是障碍了。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有感受,吃饱了知道饱,饿了知道饿,腰靠着东西觉得有个腰。到那一步以后,自己身体好像空灵了,没有感觉,自己觉得这个身体像一片树叶在虚空中飘一样,昼夜长明,永远是十五的月亮。不像我们打坐,有时候昏沉了,坐到不昏沉时,精神刚刚来了,对不起,两腿发麻,只好下座了。自己安慰自己说,也打过坐了,做过工夫了。
奇经八脉通了就不一样,什么腿麻不麻,不会麻的,一身都是快乐舒服,在乐感中,每个指头、每个细胞,全身到头顶都在快感中,是昼夜长明,永远身心清明的状态。这时头脑越来越清楚,不再睡觉,因为不需要睡觉了;也用不着戒律了,也无所谓禁欲了,因为没有欲了。为什么?他本身的快乐取代了欲界的男女之乐,看到男女之乐很低级,不值一顾了。这是《楞严经》上说“于横陈时,味同嚼蜡”的境界,所谓“乐变化天”。佛经其实把工夫都讲完了,可惜一般人看不懂。
“乐变化天”,到这个时候无所谓戒了,因为他本身“内触妙乐”,他的意念就可以发动身心内外绝妙的快乐,人世间的欲自然就没有了。也就是道家术语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也是俗话说的“昼夜长明,六根大定”。这时头脑之清醒,智慧之开发,不必用心一切都自然来了,不管打坐还是睡觉都一样;而且夜睡无梦,好像睡其实没有睡着,自己觉得是休息一下,始终没有睡着,可是这个肉体已经得到了休息。
这样是小周天的初步,假定气住脉停叫筑基一一我是假定的,我不是神仙。接着下一步你会吓住了,进入一个大定,什么都不知道了,好像大昏沉。定多久也不知道,时间空间都忘了。这样就像是月亮东升到圆满,乃至到廿八,一点光都没有。为什么如此呢?这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大家学佛修道打坐有许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许多年轻同学常讲,老师,我这几天睡不着。睡不着就睡不着! 一天当两天用,还划不来吗!我们一辈子假使活六十年,三十年都在床上。如果三十年不睡觉,等于活了一百二十年,睡不着更好。
又有些人说,老师,我这两天光爱睡。光爱睡就让它睡!我觉得睡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我也最爱睡,可惜我没有时间睡,很可怜。我常常觉得“一被蒙头万事丢”,把被子拿来一盖的时候,不空而空,不放下而放下,这是我诗里的句子。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碰到最困难痛苦的时候,睡觉去,睡醒了再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阴极又阳生,这就是昼夜的现象,也就是一个月的现象,所以月亮的行度谓之小周天。
大周天不同了,伍柳派的道家把这个前后转叫做小周天,几十年来我也常常考验人,大周天在哪里?有些答道,大周天左右转。如果就在肉体里头打转,转了半天,还是在肉体内,还是没有修炼好。妄想了几十年想成仙,结果就像是胡大川的幻想诗最后一句:“一念忽回腔子里,依然瘦骨倚绳床。”这一念回头并不是岸,依然还是一把瘦骨头靠在床上,什么道都没有修成。因为我是个瘦骨,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个诗。
提到中国文化,有一套是属于阴阳家之学,并在《易经》的学问里头,所以天干、地支首先要弄清楚。这张简单的十二辟卦图表很有用,外面第三圈,只有地支,天干没有记上去。你把这个圆圈画上去,简单东南西北画一个十字,定一下方位。诸位把冬至找到,“冬至一阳生”,冬至是子月,亥、子、丑分别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在北方;寅、卯、辰是一月、二月、三月在东方;巳、午、未是四、五、六月在南方;申、酉、戌是七、八、九月在西方。东南西北配合十天干、十二地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刚刚提到的原文“故推消息,坎离没亡”,坎卦在天体代表是月亮,离卦代表太阳;坎卦在人体代表精血,离卦代表神、气。再回转来说到有形的,坎卦代表肾、耳朵,离卦代表心脏、眼睛。我们现在用的名词是代表,这就是中国阴阳家所谓配卦。
现在看原文,“坎戊月精”,坎卦代表月亮的精华,卦中间一阳属于戊。“离己日光”,离卦代表太阳,卦中一阴爻属于己土。戊己两个都是土,大家先要了解干支阴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天干。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古书上说甲木是阳木,乙木是阴木。甲木是木没有成形的那个元素,乙木是成形了的木头。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丙丁也是这样,丙火是火之气、火之源、火之能,是功能的能,丁火是有形的火。这里头阴阳家学问就很大,这是中国古代的科学。
譬如火,我们电灯的火究竟是阳火还是阴火?太阳热能是阳火没有问题,木材烧的火是阳火,瓦斯这个火是阴火。有一种电是阳火,有一种电是阴火,其中作用绝对不同。所以我们把瓦斯开了用手去感觉,是冰的,阳火、阴火差别就很多。地支也是这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个北方亥子是水,东方寅卯是木,南方巳午是火,西方申酉是金,辰戌丑未这四个是土。
《参同契》这个地方没有讲地支,读书就要另有眼睛了,这一段先讲天干。“坎戊”代表了月亮,“离己”代表太阳。为什么这样配呢?我们修道做工夫就要了解,修道的话,日月两个最重要,戊己这两个都属于“中土”,中间的土。所以他下面讲“日月为易”,这是他对《易经》的解释。以我个人的观点,历代学者只有魏伯阳《参同契》上这句话所下的定义是颠扑不破的。日月叫做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就是甲骨文里面日月的写法。
“刚柔相当”,我们讲《易经》时有阴阳刚柔,尤其孔子在《易经系传》中也用到这些。阴阳是物理的两个代号,也可以说是正反两个代号;刚柔是物质的两个代号。物质没有形成以前可以拿阴阳来代表,成形之后就叫刚柔;形而上叫 乾坤,形而下变成天体就是坎离,就是日月。“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怎么叫“相当”?是相对的意思,门当户对,各有它应该的位置、应该的立场、应该的分量、应该的价值,这就是刚柔彼此相当。月亮跟太阳各有为主的时候,夜里月亮做主,白天太阳做主。如果夜里出太阳,白天出月亮,就天翻地覆了,不相当。
“土旺四季”,中央戊己土,春夏秋冬都靠土,土也代表胃。你们学算命卜卦,还有学中医针灸的,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有关胃的穴道常常针灸一下,把握这个“土旺四季”,因为胃气是与很多病有关联的。譬如感冒,凡是感冒一定胃气不好。胃气不好不是讲胃溃疡或发炎,而是胃气衰弱,寒了。所以你治感冒要随时照顾胃,胃健康了感冒自然容易好。换句话说,胃衰弱了,感冒容易来。光治感冒不治胃,效果很差,你们学医的可以试试我的老土办法。
“罗络始终”,“罗”就是周围这一圈,“络”就是脉络,蜘蛛网一样把它连起来,始终离不开土。所以道家乃至阴阳家,看风水算命以及学医的,有两句老话要记住:“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道理是什么?我们拿哲学的立场来讲,土是地球,人类文化是离不开地球的,在佛学就是欲界众生的文化是以地球为中心。宋元以后中医分四大派别,北方的主张“四象五行皆藉土”,胃最重要,“胃土”健康了,百病就去了。所以北方一派的观点是,任何病都要先照顾这个胄。
南方一派反对。清朝以来,南方一派都出名医的,他们主张凡是有病的人都是肾虚,要先补肾水,也就是“九宫八卦不离壬”的原则。把壬水补足了,病就好了,事实上两派都对。“青赤黑白,各居一方”,颜色代表方位,北方是黑, 肾是黑;西方是白,肺是白的;南方是赤,心脏是赤;青是东方,肝是青,这就是“青赤黑白各据一方”的道理。南方、北方饮食不同,气候不同,土质不同。北方人大碗吃面,包子、馒头大口吃,肠胃容易吃坏。所以北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胃很重要,夏天以泄为主,把肠胃清理。但是北方人到南方来,不要随便给他泄,会泄虚的。南方人有些好吃懒做的,“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肾亏的多, 先补肾为主没有错。
壬癸水就是精水,老年人壬癸水没有了,嘴巴张着看东西,实际上他嘴里发干没有口水,早上起来发苦。所以道家说“玉液还丹”,打起坐来嘴里的口水叫你直接咽,这个才是“玉液还丹”,不是“津液还丹”。打坐坐得好,口水清凉发甘,有时候还带檀香味,这个才是“玉液还丹”,久了以后,皮肤骨节都会变的。
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中国文化讲颜色的作用,现在西医也研究了,过去是绝对反对,认为没有道理。现在晓得蔬菜的颜色,与人体营养都有关系。譬如我们过去讲赤豆(红豆), 大家发脚气病,心脏不好可以吃,因为赤色人心。绿豆利水,青色入肝胆,黑色的入肾,白色的人肺。所以五色、五味同人体都有关系。过去中医鉴别新鲜的生药,干的不算,生药的叶子,有几枝有几个杈,开什么花,就可以断定这个药对人体有什么作用。这不是玄学,譬如中央戊己土是黄色,胃是黄的。有个药叫鸡内金,就是鸡胃里面黄色那一层,磨成粉是帮助消化的,因为胃的功能就在那一层。
有许多看风水阴阳的,以及搞密宗的都在玩这一套。我是无以名之,这些都是自欺欺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他用来算这个方位,什么方向好,什么时间好,哪个座位不好,这个月在这个方位,下个月在那个方位,搬来搬去,这些我全懂,但是我全不管。不好的方向我来坐,看它怎么样。我坐没事,你们一坐就有事,因为你们自己怕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就一正到底,当然有时拉肚子,有时多吃一点,人啊!随时都会碰到好的事不好的事,你以什么为标准啊?不要迷信!但是说迷信又不是迷信,它是科学,要善于应用。
因此古人讲,“善于易者不卜”,真学通了《易经》是不算命不看相的。为什么要看相算命呢?“有疑则卜,不疑不卜”。过去有句老话,“心思不定,看相算命。”既然来看相算命,就是心里有怀疑,你怎么说都灵。那些心思定的人,你拉他看相他也不看,忙得很,哪有时间搞这些!可是话说回来,这一套正确运用是科学,善于运用可以成道,不善于运用通通是迷信。我没有做结论,结论诸位自己去做吧。
现在是介绍到“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青赤黑白都要靠中宫“戊己之功”。在身体内部,戊己就是胃,脾胃不是肠子,肠子不属于戊己。辰戌丑未四个都是土,肠子是未土,是另外一条路向下走。
道家讲中宫是心窝子以下。男女老幼最好守中宫,这样至少胃健康,守窍不如守中宫,这个我倒同意。你们守上窍、下窍,问题多得很,修道到最后,还是靠这个中宫起作用。修到中宫充满了的人,可以不吃饭了,就是道家说的 “气满不思食”。当然不要故意饿!有两个同学这两天不吃饭,我警告他,你弄到胃出血开刀我不负责。这不是玩的,要中宫气充满才可以不吃。你说我吃不下,这是病,能够一个人吃得完一桌酒席,或者可以不吃,这个叫不吃。你说我吃下去不舒服,也是胃病,不叫工夫到。所以真正工夫到了,一桌菜饭可以吃完,胃口大没有问题,不过吃下去打坐会昏沉想睡觉,要花半天帮助消化。不吃的话也可以个把礼拜不吃,这个才是工夫。
我讲个真实的故事给你们听。我们当年访道,比你们时下青年可怜多了。我从十二岁起,不晓得拜了多少老师,那真叫访道。有些地方要爬山,还要带着钱,拜老师要钱,至少要买礼物。当年在四川灌县青城山有个周神仙,是非常有名的剑仙。我们年轻哪分得出真的假的!加上幻想,假的都当成真的了。我有个四川和尚朋友圣明法师,跟他是方外之交,他是带着妈妈出家的。我就邀他陪我上青城山,非要把周神仙找到不可。
灌县离成都有一百二十里路之远,我们两个人路上花一天,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向当家的老道士打听,得知周神仙住在后山。后山有土匪,有老虎,他劝我们晚上不要去,现在只剩一个多钟头天就黑了,山路又险很难走。我跟和尚说,访道要有诚心,给老虎吃了都应该,我那时候也傻得很。我们在庙子上买了火把,老虎怕火的,走到半路天全黑了,我看这个和尚快要“一佛出世,二佛涅槃”,脸色有点变了。我说不要怕,老虎来了我在前头,现在我们有进无退,你会念咒子,大悲咒什么咒都拿来念,我来打火把。这样走着看到前面山上有一点灯光,我跟和尚就叫,周神仙啊!出来救人啊!徒弟在这里!
一阵乱叫,结果把神仙的徒弟叫出来了,是个道士提着灯笼,盘旋而下。我对他说,我是下江人,千里访名师,万里求道法,三步一拜上山来。我江湖术语全都拿出来了,半真半假。他就招呼我们进去,院子很大,真是别有洞天。先让我们洗脚,再招待我们吃饭。一问周神仙,他说升天了,自己是他最小的徒弟。那请问周神仙这套有传人吗?有!他的姑奶奶。
这位姑奶奶叫周二娘,修道的。我们就要求拜这位姑奶奶为老师。我有好几位女老师,我当年的宗旨是你有道我就求,求来了我自己摸索摸索,不对的丢掉,对的就留下来。周二娘一出来先像法官问案子,把我们审问一番。我告诉她我练过剑,没有碰到名师。她就要我练一套剑给他们看,我也老实不客气,拿下壁上挂的剑就比划一套。她大为欣赏。我说,那些靠不住,我要学的是白光一道。后来送了她一些礼物。晚上住在那里,到阁楼一看,供了位菩萨,看起来就像妈祖。我心里想中国到处都一样,道家儒家搞不清楚,再看这位菩萨,非佛非神。那天晚上我对这菩萨就很不恭敬了,我先叩个头,然后摸摸她的脸,说塑得蛮漂亮。和尚就说如果给他们看到,这个是犯忌的。
我就托这个和尚下去给小道士打个交情,你们都是本地人,就说我有心求道,一个目的,真正练剑怎么练?真正青城山的道法是什么?我说希望她明天早晨传我道,她要是不传,我们吃完早饭就下山。他去交涉了半天,回来说这位女师父讲看你那么诚心,是正人君子,明天早上再说。不过拿来一张黄纸,她把秘诀写在上面,只准你看。我打开一看,画了两个圆圈,在那个中间点了一点,旁边写了两句话,“识得青城有大道”,这是恭维我的话,“明也传来暗也传”。 黄纸写了这两句话,叫做神仙传口诀。我一看叫做“和尚不吃荤,肚子里有数”,就对和尚说,你看吧!没有什么秘诀,我已经懂了,明天吃过早饭就下山。她所讲的就是守中宫,道家经常讲这术语,这个方法我早就知道,原来如此,害得我夜里上山还要怕老虎。唉!我常常为了访道,傻事做得多了,不像你们真有福气,坐在这里。我当年穿的是草鞋,脚都走破了。
我懂了,道我也得了,她暗也传了,我也不想学了,因为我看她四十多岁已经发福了。真正有道有工夫是不会发胖的,这是肯定的。筋骨坚强了,肥肉不会这样松垮垮的,我就晓得她没有真工夫。再一看眼神,两眼无神,差不多了, “明也传来暗也传”,早就传给我了。
我们前面讲过,用中国文化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道理,说明人体生命的作用。在道家的术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药物,一个是火候。讲到药物,就要追溯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所谓百家包括了阴阳家以及方伎之学,方就是方术,一种方法;伎就是现在专家技术,也包括了医药。现在所谓的化学、物理这些科学方面的东西,在我们旧的文化都属于方伎之学。那时候北方的燕、齐、鲁一带,出了一帮方伎之士,倡言人的肉体生命可以长存。我常说世界上所有各民族的文化,对于生命的希望都寄托在死后,没有像我们祖先这样,想办法使它永生,永远活下去。这是很难兑现的一张支票。我们常做一个有趣的比喻,每一个宗教好像只管死去的事,都在招揽生意,说不要怕死,死了就会得救,而且听我的话,到我开的那个豪华饭店,叫天堂,招待周到,样样倶全,而且免费永远可以住下去。佛教也开了一家,在西方极乐世界,比天堂还要漂亮。回教也开了一家,在月亮出来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也是非常之好。
前两天看到一份报纸,有位航天员最近皈依了回教,因为他登陆过月球,在月球上听到一个声音“嗡……”,他在世界上到处找不到,最近到了回教的教堂去,看到回教徒在那里做礼拜,“嗡嗡……”就是这个声音!找到了,因此他皈依了回教。我说他找对了,回教是以月亮、星星为标准。宇宙中有三个基本的声音,佛教的密宗知道,就是“嗡”、“啊”、“吽”这三个基本音,一切咒语都有这个基本音。至于这个音声的神秘、力量之大,那是说不完的。尤其是“嗡”跟“吽”两个音,几乎每一个宗教都有的。
譬如佛教用“嗡嘛呢叭咪吽”,你们读《济公传》,济癫和尚一边吃狗肉,一边喝酒,一边念“嗡嘛呢叭咪吽”,后脑一拍,神光就出来了。你们没有研究他为什么拍后脑?既不拍前脑也不拍胸口。懂得修道的人,就晓得这个写小说的非常内行。基督教祷告完了说“阿门”,回教法师叫“阿訇”,都有“嗡”,很多声音都是“嗡”,乃至阿弥陀佛综合拢来,也是“嗡”!这是音声瑜珈。我们人体的内部,也有这三个神秘的声音。所以有人睡不着觉躺在枕头上,或者有时候打坐,就发现耳朵里有这个怪声音,不是外来的,是人体的内部有的声音。
道家的看法,我们这个生命,起码可以活十二万亿年。但是我们为什么变成那么短命呢?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把它消耗了。我们大笑一下,寿命去了十年,对人家恨一下,去了十年、二十年。七情六欲一动就减寿,这个账一算下来, 活个三十年已经了不起了。另外再简单地算我们的寿命,假定活六十年,一半在睡觉,去了三十年。剩下三十年当中,前面十一二岁不懂事去掉了,后来老了有七八年迷迷糊糊的活着,再扣掉三餐饭大小便和生病,一个人活到六十年,真正过日子,不过几年而已。所以道家说我们把生命糟蹋得很厉害,因此这一帮方士专研究恢复生命的功能,永远活下去,而且永远是青春。
那要怎么做才办得到呢?有一本道家的经典,叫做《高上玉皇胎息经》,实际上是方士们的医书,中间有句名言,“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说世界上真正的药只有三样,就是精、气、神。道家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第一要认清楚什么是 “上药”,这个药是什么东西。精、气、神我们都知道,上次提到伍柳派认为修道这个精,是男女有形的精虫卵脏,所以伍柳派是绝对禁欲的。虽然印光法师非常呵斥伍柳派,我却是很赞叹他们的持戒。但是以道家真正的精神之说,把有形的精血认为是生命的这个精,也是错误的。
我们修道要认识什么是精,有形的精虫卵脏乃至细胞、红血球、白血球、荷尔蒙等等总汇起来都是精。而真精的作用是什么呢?只有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说“心精遍圆,含裹十方”这句话,透露得最清楚。我们的心意识清明、精神充沛、思想健旺,只是有形的精。这一切是哪里来的?是背后那个东西,那个才是精,包括了全部这些东西。宁静起来,就是“心精遍圆,含裹十方”,整个的虚空都包含在它之内。
道家所讲精、气、神,拿现在的观念来比喻,就是物理上的光、热、力,神就是光,精就是热,气就是力、力量。 古代圣人研究生命,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只是地区不同,像印度、中国或者欧洲,表达就两样。生命存在,在佛教的 唯识里头叫“暖寿识”,同光、热、力或者精、气、神没有两样。佛教的这个“识”,有时候中国佛学把两个字连起来叫“神识”。换一句话,不管你怎么表达,这个生命是一个东西,各家表达的方法不同。
这个地球的生命,地球的文化,一切靠太阳的光明“神光”所照。地球吸收太阳的光,变成地球的热能。地热由地球的中心再上升出来,回转来能够生长万物,所以“神光化气,气化精”,凝结起来。我们要把这个生命恢复,使青春常在,就要走相反的路。我们的肉体是有形的东西,先要把有形的精,有形的东西,修炼变成有形无形之间的那个气,然后再进一步,把有形无形之间的气,修炼回到那个形而上的神光。能修到这个地步,寿命是可以长存的。不过,人到了老年,身上的所谓“上药”的本钱没有了,因此道家方士派,又产生一种方法叫做栽接法。如果老年人懂了这个方法修炼,也可以返老还童。
不过大家不要听了就抱很大的希望,所谓有人成了道成了仙,都是听说的而已,最后访问结果,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你们去看古书《抱朴子》,那是道家正统的书,葛洪写的,神话特别多,所以说,不说神话不叫做道家。但是道家这个理论绝对是正确的,我可以说保证是真的,只是人不容易做到。原因是什么?修道家有一个条件,“善行为先”,要多行善事功德,只顾自私在那里打坐修道,不肯为他人做一点事情,那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不会成就的。我常常说修道的人最自私,两腿一盘,眼睛一闭,说我要修道,不要吵我,什么事情我都不管,万缘放下。拿万缘放下这一句话逃避现实,实际上他什么都没有放下,他最大的欲望摆在前面,就是想长寿。道家的老祖宗老子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你把自己摆下,先为人,不怕你不活着;如果先自私为自己,最后你先走路。
老年人最希求栽接法,这是很难的。我向诸位声明,我不懂道,也没有工夫。据我从书本学术的研究,这个栽接法有没有呢?有!道家、密宗都有一套。栽接法老年修不成,就要修一个法叫做夺舍法,是道家的名称,前面已经说过。在密宗藏文名称叫颇哇法。“颇哇”是藏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往生,有时候叫迁识法。迁识就是神识迁移。我们这个身体坏了,把这个户口迁移到另外的地方。修好了这个法,死后灵魂一定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根据道家理论,栽接修不成,必须修夺舍。不过这个方法在道家不能乱用的,条件很严谨,若你自问功德不够而用它,是犯法的。当然不是犯我们人间什么法,是犯天条。修道人所谓“罪犯天条”,是天上的宪法,比我们人间宪法还要大。
前面提到因为不懂药物,没有办法修成功,神识离开,回不到肉体庐舍才要夺舍。再告诉大家一个故事,当年我们学禅宗的时候,离四川成都三四十里,有个县叫新都,当地有个名胜桂湖,“荷花千朵桂千株”,尤其秋天,我觉得比杭州西湖,另有一番风味。还有个禅宗的丛林宝光寺,禅堂起码容纳五六百人打坐修道。这里的方丈老和尚告诉我,前好几年,庙里来了一个和尚,很有工夫,在禅堂打坐入定,坐了半个多月也没有下座,只有身体有一点歪了。庙上有个管 事的知事,认为这挂褡的和尚不守规矩,应该下来行香,他也没有下来,摸摸气也没有了。那个丛林人很多,有时候几百和尚从十方八面来的,查到他是终南山来挂褡的。管事的就说,不行了,迁化吧!就是送涅槃堂火化。
迁化后第二天,他回来了,回来找不到这个佛家叫色壳子、道家叫庐舍的肉体了。这位老兄,拿道家的话来讲,起码阴神成就得很坚固了,他就在禅堂里叫,我呢?我呢?到处找“我”!道家讲“散而为气,聚而成形”,他虽然“凝结”,但还没有“聚而成形”,也就是还有一部分工夫没有成功。他找自己这个我,是我见身见,没有解脱。白天叫没有关系,晚上一叫,大家坐不住了,禅堂里只剩下两三个老和尚敢打坐,其他的人都告假走了。后来,陕西一位老和尚来到这里挂褡,发现稀稀落落没有人。他是那位被火化和尚的同参道友,于是,就要知客师晚上烧一盆火,旁边放一缸水,自己就在堂上打坐。等到“我呢我呢……”叫起来了, 他就叫他的法名某人,你在火里头呀! 一盆火烧得很大,没有声音了,这个家伙跑进去找了。等一下,又“我呢 ‘我呢……”开始叫了,他说,某人,你在水里头。没有声音了。过一阵出来又“我呢我呢……”老和尚说,师兄呀!你怎么搞的?现在火里也去得,水里也去得,还要那个色壳子干什么呀?就这么几句话,和尚恍然大悟,哈哈一笑,从此没有了。
阴神同佛家讲中阴成就不同,这是讲到五行药物栽接法,中间插了这么个故事给诸位做参考。
刚才报告这个故事,是我当年访道亲自经历的,给我的启发很多。我们要修长生不老之术,第一先要认识药物是什么,药物认识了,还要知道把握火候。这个火候是道家的专门名辞。为什么他用火候呢?因为道家学术的渊源从方士炼 丹而来,这是世界上物理与化学两门科学最早的鼻祖。一般讲丹有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三种。人元丹又分外丹、内丹。外丹就是靠化学的草木、五金、八石这些药物帮助身体。五金〔黄金、白银、赤铜、青铅、黑铁〕、八石〖朱砂、 雄黄、硫黄、雌黄、云母、空青、戎盐、硝石)必须要经锅炉来煅炼,等于烧柴煮饭一样。火太大把它烧焦了,火太细温度不够不会成功。所以修道的工夫,不管是佛家、道家, 最难是火候。自古神仙传你丹诀,传你口诀,火候没有办法传你,因为各人身体生理的禀赋、强弱不同,男女老幼不同,环境思想情绪各有不同,所以火候就很难。等于我们做菜,同样一个做法,每一个人烧出来的菜口味不一样,就是火候问题。
一般人以为佛家好像不谈这个,其实佛家非常注重火候。在修持的经典上,譬如《禅秘要法》,再三强调做工夫要知时知量,就是火候。你某一个方法,某一步工夫修炼到某一个程度,要“易观”““这是佛学名称,就是要变更方法。老是一个方法下去,就过分了,就像吃药一样,维他命吃多了要出毛病,不够也要出毛病,所以难处在这里。外丹的药是靠这个五金八石,我可以向诸位报告,五金八石我大部分有些常识和经验,譬如水银我吃过,硫黄也吃过,吃一点就会死的砒霜,我也吃过一个多月。那真有一点害怕,就发现自己的皮跟肉分开了。不过,一般的人可不能瞎吃。
我小时候,父亲在家里经常有修道的人一起谈论,我爱在旁边偷听,听到那些老道士们讲:“若要人不死,先要死个人。”这个话莫名其妙-——要想学到长生不死之法,先要把自己变成死人吗?我还听到:“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实际上是修道方法,就是念头一起就要把它空掉。“未死先学死”,所以我每天晚上睡在床上先学死,修道嘛,自己装死人。死了以后,黑洞洞的,说有个生命的窍在哪里,我自己在想,“在这……这……”,东摸西摸,什么上丹田、下丹田,我都试过。你们十一二岁时有没有发现过,早晨睡醒起来,这一带,由心窝子以下到肚脐以上,哎哎!有无比的舒服,快感,乐感!我几十年来问了很多人,只有三个人答复我有,这三个人都是修过道的。后来我才晓得,这一带有条腺叫青春腺。这个青春腺真恢复了会得乐,真发快感。“中宫”,当时我就早摸到了,所以后来到青城山访道,写来两句什么“明也传来暗也传”,我看了只好笑就下山了。原来这个样子是道法,我早晓得了,那还有什么稀奇。这是讲内药。
那么,外药部分呢?刚才说我胆子大,“未死先学死”。 我们晓得,韩愈反对佛反对道,他吃丹药,王阳明吃砒霜。 这些人表面反对佛家、道家,背后都偷偷干的,所以理学家我最看不起。哪像苏东坡,吃丹药是公开的,王阳明是吃丹药砒霜死的,死后身体整个发蓝,就是中毒了。
古人为什么吃五金八石?这些都是最燥烈的药,他的道理是,我们这个身体是个寄生虫的世界,道家叫做三尸虫,而且还取名字姓彭。有个女神仙曹文逸,是宋朝名将曹彬的孙女,修成道家的仙姑,皇帝封她文逸真人。她有部著作 《灵源大道歌》,我劝你们学佛修道最好都要背来,真是性命双修的好东西。像我们都下过工夫背过,中间有两句话:“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 ——赤帝代表心,三彭就是人体上的三尸虫。有人解释《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他说的就是度身上的众生,道家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身体上,乃至细胞也是生命,它也各有国土。我有一位皈依的师父,是位活罗汉,他比济癫和尚还要脏,一年到头只穿同一件衣服,身上都是虱子,也不剃光头,留个长头发。我们经常看到他身上那个虱子爬出来,有个师兄抓住,他就说:“不可以杀生!给我、给我……”,把虱子放回身上,说“这样它就不会不服水土”,这也是度身上的众生。
这个五金八石的药,都是杀菌杀寄生虫的,可是古人有两句话要注意:“服药求神仙,反被药食误。” 一般人吃外丹药吃出毛病的太多了,从秦始皇开始,汉代唐代几个皇帝,乃至一般名士,明朝更多了,都服食外丹。这些外金丹的药 有没有效果呢?我自己大部分试过,效果很大,对人体好。但是有一个条件,一般人做不到的。什么条件?要清心寡欲,饮食、男女一定要戒除。这些皇帝、文人,像王阳明、 韩愈、白居易等等,有福报,又聪明,修道家神仙朋友也多,这药吃下去以后都是壮阳的,阳气来了以后,男女关系戒不掉,这一崩溃比普通人厉害万倍,一下就送命了。其次,饮食也大有关系,吃一些外丹的药要有服气的本事,可以不吃饭,光喝水、喝茶,但他们做不到,结果就送命了。
譬如硫黄可以治很多病,是道家的五金八石之一。硫黄有毒,吃下去会死人,那么要什么方法令硫黄没有毒呢?就是猪油,加上猪油制炼了以后,硫黄的毒性没有了,吃下去阳气会旺。但如果不能戒除饮食,碰到一点动物的血,那个毒性照样发作。所以他们这些帝王名士们,饮食不肯断去,男女之欲不肯戒掉,这个外丹药吃下去只有短命,哪里能够长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古人说,“未有神仙不读书”, 譬如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要你看看《洗冤录》,这一本书就是古代法医学。《洗冤录》说,假使验尸拿出来那个骨头抓到手上一捏,变成黄粉下来,那就是中了硫黄毒死的。硫黄吃多了骨头松了,一捏就成粉。
一看这个书,就懂了一件事,硫黄矿的旁边那个泥土都是松的,像粪土没有黏性了,因此你就会懂《论语》中的一句话,“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硫黄虽然能够杀菌,但它也有化掉地、水、火、风四大之中地大这个骨骼的作用,所以能够清心,但不能随便吃,必须中和。因此丹药的配制,都有互相中和制衡的作用,所以修道家的人,必须懂得医药。
现在我们主要还是讲这一段,五行同药物的关系。《参同契》这里提到这个五行,只讲内丹方面,没有提到外丹。“坎戊月精,离己日光”,这一段配合天干地支的作用,朱真人下面的注解很清楚,诸位自己可以研究,不要我来向大家报告浪费时间。前面报告过了有形的内部——心肝脾肺肾,配合颜色,配合五行金木火水土。我上次提到,你们诸位守中宫的还好,尤其现代人不要守上下窍。不止这两窍,守窍的种类多得很,也有的道家佛家守窍守背上、守腰,这个方法是从白骨观修法来的。白骨观里头有修腰窍,也有修夹脊这一窍。修夹脊这一窍,同密宗的颇哇往生法,同道家的出阳神、阴神等等修法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学术的观点来看,说明在东汉末期,魏晋南北朝的阶段,佛道两家修持的方法巳经融会起来,彼此在掺和了。
道家守窍有各种各样的古怪之处,现在我们讲到《参同契》这一段,我贡献诸位最稳当的方法,我是不主张守窍的,当然偶尔也可以用。我不说滑头的话,你们自己去研究。偶尔可以用,知时知量,还是火候问题,最稳当的是守中宫,不会错。中宫准确的部位,就是心窝子之下,用八个指头横着叠起来,在肚脐以上,差不多四指的地方,不是在肚皮表面,在这个部位的中间。守中宫修久了的人,有一个效果很快会出来的,就是饮食可以减少,甚至可以一天吃一餐都没有关系。在《孔子家语》中孔子说“食气者寿”,吃气的人,不靠五谷饮食的会长寿;“不食者神明而不死”,乃至服气都不需要了。我们这位老师圣人他都知道,可见道家的方法是准确的。虽然一般学者不承认《孔子家语》是真的,我还是提出来给大家参考。所以这一段最后是“皆秉中宫,戊己之功”。
我们大家学中医修道的,就要了解这个道理。真正中医的治病方法不是头痛医头,腿痛医腿。譬如我们中国是黄种人,容易得肝病。照西医的治法,肝病就医肝补肝了,但不一定对,虽然也会治好病没有错。真懂得中国医学,懂得 《易经》,懂得道家这个方法,就知道肝是木。什么生木?克木的又是什么?我们晓得水生木,金克木。或者这个人肺呼吸系统有问题,或者感冒太久,支气管炎,慢慢影响肝脏功能变差,这就要先治疗肺。要培养肝功能健康,不是针对肝脏,而是针对肾脏,因为肝肾同源,把肾水的功能培养好了,水生木,肝的功能也好了。但是这个不是呆定的啊!要活用,也要懂得命理,就是水多则木漂一一水固然生木,水太多,把木漂起来冲到太平洋去,这根木头就完了。
我现在告诉诸位的是学理上的五行生克之理,你搞清楚了以后,自己对于修道的功能,各部分的调整就容易了,这是讲有形的。但是,是不是《参同契》的原意?是不是所谓正统的道法?就不一定了。道家所谓正统道法有一个名称叫 上品丹法,很不容易达到,很不容易求得。据说上品丹法求到了,七天可以成仙。当然,这个是传说,是靠不住的。只讲学理的说法,上品的丹法,是在有形无形之间,不在这个肉体内部,但是也不会离开肉体的。
根据道家的正统道法,上品丹法的观念,金木火水土是个代号,不一定指有形的东西。譬如这一段所提到的坎离两卦,坎离分别代表水火。在《易经》卦名当中,水火是既济,既济是好的;颠倒过来火水就未济,未济是不好。那么,什么是水火既济呢?我们看到做饭烧茶,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就是好的。火在上面烧,水在下面毫无用处,这个是很简单的物理,要懂得。所以,诸位修道打坐,上面的头脑“嗡嗡”地发热,红光满面,心思不定,妄念不断,就是火在上面,水在下面,这是气虚。所以老子讲,“虚其心,实其腹”,这就是火下降了。因此禅宗祖师利用老子这两句话骂人,说有些人没有悟道,自己以为悟道,就是“空腹高心”,刚好与老子这个话相反。上面妄念不能停,就是心火不能下降;精气神不能归元,就是坎水不能归元。念多就是虚火,心不清净。佛经经常用清净圆明,就是代表取坎填离这个道理,要心境凝定,元气才充盈。
中宫是土,这个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道家有一个名称,叫“真意”。提到真意这个名称,我们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佛学讲唯识的第六意识我们大家都容易了解,第六意识的根是第七识,叫“末那识”,也叫做“意根”。末那识是 梵文,很难翻译,包括了很多,佛学名称又叫“俱生我执”——-与生命同时来的那个我。这个我不用思想去想他,生命自然有我,是本能的活动。这个“末那识”有时在别的佛经上,就干脆用中文“真意”来代表。如果我们研究学术思想,就看到唐代以后佛道两家思想上有了交汇,修持的方法也融会了。真意在道家就是真土,这个是戊己土。所谓真意真土是什么呢?就是有念无念之间,也就是上次我们提到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那个一念不生的境界。
禅宗佛家讲空,一念不生不是没有东西,是有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真意。唐宋以后的禅宗灵知之性这一念,有形无形停留在中宫内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是内丹基本的一步。所以“皆秉中宫,戊己之功”。拿佛家来比喻,这个时候等于是无念,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永远定在这个境界。对于身体方面,就停留在中宫这一部位。保留久了而静极,用老子的话,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空到极点,静极空极在这个中宫,五行就归元,就集中起作用了。正统道家,在这个时候,真正的精气神才搞得清楚,它的消息才来,才能把握得住。但是不要过分,因为无念太过,虚灵太过,要出毛病的,这个就是火候问题。
那么要如何来调配呢?下一章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个境界久了以后,把药物调整好才可以谈服食,吃这个丹药。为什么无念清净境界要吃丹药呢?在理论上没有办法懂,如果真做工夫,到那个境界就晓得,若有若无之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东西,但是的确有这么一个作用。所以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空空洞洞,若有若无之间是有东西。你说真有吗?没有,也就是佛家讲“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参同契》上篇前五章是讲“御政”,这个第二章,我们讲到“戊己之功”,先认识药物同服食的基本原理,然后再说如何用这些方法。这些方法就在下面第三章“日月含符”。
《参同契》上卷主题是“御政”,包括了五章。第二章最后的结论是“戊己之功”。
戊己两个都是土,戊土是脾的功能,己土是胃。普通我们讲肠胃不好,脾胃是脾胃,肠子不好是排泄系统不好,不一定是胃的毛病,这个不能混为一谈的。西医的治疗同中医是两个路线,但一样有功效,只是基本的学理不同。
所以我经常分类,西医的哲学建立在唯物、建立在机械上,它也有高明的一面;中医建立的哲学基础是精神的,是唯心的,也有它高明的一面,而且治疗的方法往往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脚为什么痛?必先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加以 治疗。
戊己在道家有形的修法是守中宫,中宫就是真意,也叫做真土,所谓“住意” ——意识住在中宫。上次我给大家贡献的意见,不管男女老幼,如果用有形有为的道家修法,守上丹田或者守下丹田,通通不及守中宫可靠稳当。但要说明,这些都是有为的修法,不是无上道法,无上的道法是无形的真意。
拿佛家来比较,佛家唯识的八识中,第七末那识就是“俱生我执”,那是没有思想意念以前,它天然若有若无的有这个我相的存在,这个是意根的作用。所以唐宋以后的道家讲无上道法,所谓真意,它采用的名称就是佛道两家的混合。真意真土的境界,在若有若无之间不守任何一处,心境都摆在中和的状态。
如果用儒家的道理来说明,所谓真意就是《中庸》里说 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道,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其中,差不多十分之六是理论哲学的道理,十分之四是真工夫;庄子也一样,有许多话是真工夫,很难做别的解释。我们一般念《中庸》都读错了,我们要注意,孔子、孟子、曾子、子思都是山东人,念他们的文章最好要懂山东话。《中庸》的“中”要念成去声,我们跟山东朋友谈话,对了没有?中中中!山西人也有这个话,中了就是对了。开枪打靶,子弹打中了没有,这是中了。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都没有动,等于佛家讲“一念未生处”。“发而皆中节”,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并不是只要清净、虚无。发而能够中节“之谓和”,一动一静之间和起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是儒家修养的境界,也就是《参同契》第二章的所谓“皆秉中宫,戊己之功”的道理。
我们就拿炼气的工夫和养气的学问来讲,就是孟子在《尽心篇》里头所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完全讲的是工夫,没有办法讲理论啦!假使不从真正修养工夫来解释,孟子就是只讲空洞的理论,那孟子岂不是自欺欺人!真实做工夫才知道所谓亚圣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讲“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在《尽心篇》讲得很清楚,“可欲之谓善”,喜欢修道只能讲善行开始,不一定要有基础工夫;到了第二步“有诸己之谓信”,是工夫要到身心上来,自己知道。拿《参同契》 这一章来比就是“戊己之功”到了。
我不晓得你们诸位见过多少真正修道家的人,像我们当年所看到道家的老前辈们,有时候正在跟我们谈话,忽然不讲了,把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理。我们也懂得就走开了。过了半天再去看他,拿佛家的话说,他慢慢地出定了。不是他去找工夫,是工夫找上门了!像这一种情形,到那个时候身心自然地非进入那个境界不可,就如孟子所讲“有诸己之谓信”。“信”有两个解释,一个自己确信不疑了,另一个解释就是“消息”,工夫来找你,不要你去找工夫。我们大家修道找工夫,找那个境界找不到;等它自然来找你时,自然清净了,自然要进入那个定境。
真正的戊己土,是真土是真意,不在有形的身体内、外、中间,但是与身体的中宫之气有关系。所以到了中宫之气充实了,就是道家所谓“气满不思食”,这个时候自然可以断除饮食;不是完全断去,是不吃饭的时间可以拉长。“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到了这三种境界我们也不要把他看得很高,在我看来基本上等于孟子所讲的“有诸己”,在道家来讲道已经上身体了。我们普通修道不管你气脉通了也好,别的什么也好,道还没有上身呢!只能说“可欲之谓善”,只是喜欢做这件事而已。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紀。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我们有了这个了解以后,再来了解《日月含符章第三》。 先读一下朱云阳真人注解这章的一句话:
“此章,特著日月之功用,究药物之所从出也。”这一章特别显著地说明天地之间太阳月亮运行关系,了解了这个日月的功用,以及天体运行的法则,然后才可以了解身心性命大药的究竟。道家所称大药就是“精气神”,三位是一体的。 我们上次也提过宇宙的法则,我给它一个代名词“光热力”。 神是宇宙太阳的“光”能,化成一股“力”量,就是气,气产生而发“热”,这是精。神变成气,气变成精,我们后天的生命是顺着来的,由先天变成后天。修道是相反的,要返回先天,所以炼精返回去化成气,再炼气化神。精、气、神三种实际上是一种,都是神所化的。所以许多的宗教,处处都讲到光,大家修净土宗,讲到西方极乐世界处处光明;基督教也一样,《圣经·约翰》一章说,神就是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经》讲宇宙的现象,天地之间这个现象挂在那里,“悬象”就是挂。所谓八卦就是挂出来的现象,宇宙最大的现象是天地日月风雷山泽,这八样东西很明显挂在那里,所以“悬象著明”。我们抬头看得最明白的现象,“莫大乎日月”,所以日月叫“大象”。
现在我们就进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物理哲学,古代的科学是科学的一种,它同现代的科学是否相同是两回事。中国上古的物理逻辑讲“日含五行精”。太阳代表火,太阳不是只有火,而且具备了五行的精华。太阳是至阳,至阳里有至阴,所以太阳里头有一个黑点,那是至阴之气。我们儿童时读的古书神话,太阳里头有个鸟,像公鸡一样,叫“金乌”,就是太阳里那个黑点。太阳代表了光,一个光就代表了金木火水土五行。
“月受六律纪”,修道的首先注意月亮,最后注意太阳。月亮是小周天,太阳是大周天。月亮上半月由小变到大圆,下半月由大圆变成黑暗。这是小周天的行度。大周天行度是太阳在天体的行度,旧的天文学称为躔度。太阳在天体中走 一度,在这个地球人世间算一天。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度有多,这就是大周天。大周天下面还会讨论,现在重点在小周天。
我们手边的十二辟卦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也代表了一天十二个时辰,也可以说明一个月。“律”就是“律吕”,这是中国文化的专有名称,是同音乐有关系的。一提律吕又是麻烦的事,在中国文化里也是重心之一。我们的老师孔夫子整理中国文化,删“诗书”订“礼乐”,只可惜这一部《乐经》失传了。现在我们保留的只有五经,五经的《礼记》中有一篇《乐记》,勉勉强强还保留这个精神。中国古代讲的音乐与西洋的不同,中国音乐的学理是律吕。
“律吕”两个字在《二十五史》里头都有。现在讲中国文化难了,譬如一部《史记》,大家读了汉高祖刘邦传以为看了《史记》,再不然在中学背了《伯夷列传》,也以为懂了《史记》,其实连影子都没有!真正中国文化中心在《史记》 的“八书”,譬如《天官书》就是中国上古天文学,后来每一代的历史天官都有所沿革,或者叫《天官志》或《天文志》。《汉书》里头还有《五行志》,就是中国物理科学。又譬如“八书”里还有一篇叫《平准书》,就是讲经济学、财政学。所以“八书”很重要。当然我们普通人不是专家,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只讲历史,不一定懂得历史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后来史书上有《律历志》,是专门研究律历的,也包括天文象数。我也看过一些现在的文章谈中国的律历,他们连影子都还没有摸到,那是与曲子调子都没有关系的。可是要真的懂得做曲子,非得懂律历不可。我在前面也提到过。
回到“月受六律纪”,我们前面讲过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气,所以气是中气。六候,“五六三十度”为一个月,这是讲月亮的出没。讲到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里有好几位西医的权威,我们的脑神经有十二对,不多不少,学过解剖的都晓得。学道家就懂,十二对脑 、神经和二十四个气节关系密切。你把十二对脑神经真修通了,就跟宇宙连起来了,当然就有了神通。可是你不要去玩!我常说你们玩得不好就玩成第二号神经了,第一号才是神通。信宗教、修道、学佛的,多数都走上这个二号的路子,所以千万不要乱来。
“度竟复更始”,三十度走完了。每月阴历初三月亮在西南角上出现。加上五天是初八,从正南出来半个月亮。初八加五是十三,一直到十六完全是东方出来西方下去。这个月亮的出没以前都讲过了,也就是“度竟复更始”。
“穷神以知化”是叫我们修道先要懂学理。到底谓之“穷”,到头了。“穷神”是把这个“神”的作用,研究透顶。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根本,在佛家叫“性”。所以要明心见性,或者是佛学翻译的“真如”、“菩提”、“涅槃”,这是根据梵文。中文来说这个就是神,神就是光,光就是神。“以知化”,这样你才知道每时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这个宇宙的变化不是偶然的,懂了《易经》就晓得宇宙的变化都有法则有规律,一点没有办法逃过这个规律。因为我们文化不带宗教观念,所以把这个规律叫做造化。在西方文化中就是主宰、神的意思。这个造化的法则是不变动的,等于春夏秋冬一样,等于早晨晚上一样。所以修道的次序,工夫的进度, 也是呆板的,不是说这个人根器好,一下就跳过去了,不可能的。
知道了这个变化,就懂得“阳往则阴来”,阳的光明去了,黑暗来了;黑暗去了,光明又来了。春去秋来,就是这个样子。“辐辏而轮转”,辐辏是车轮子的杠子,车轮子就是那么旋转。
“出入更卷舒”,月亮从初三开始一直到二十八,一出一入之间,“卷舒”,好像我们卷画一样,等于说初三开始,天地间慢慢一点一点拉开,到十五拉满了,然后十六以后开始卷,到了二十八统统卷好了。要注意的是,卷好虽然没有亮光,但它的“神”永远不会丧失,不过一出一入之间有这个“卷舒”的作用。
《参同契》的内容包含了全套的中国文化,每段下面有清代朱云阳真人的注解。他的学问非常渊博,是真正的正统道家,可惜此人无法考据。以我的想法,这个人应该是真修, 成仙了,因为考察不出数据,所以我更相信他成了神仙。他 不要名,什么痕迹都不留,太高了!希望诸位自己研究他的注解,假定有不懂,有机会可以问我,我也许可以帮忙诸位了解。你真懂了这些法则,懂了关键地方,道书一看就懂,而且晓得哪本道书讲得对,哪一本不对。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这个要再说明一下了。《易经》的先天八卦,每一卦都由三爻组合而来,画卦要从下面一爻一爻画到上面。换句话说,卦是从内画到外。后天卦是由两个先天卦重叠组合而来,所以每卦六爻,一共八八六十四卦,就有三百八十四爻。
这个爻是什么呢?刚才讲天地间宇宙万物人事都有个规律,是爻变而来的。爻是交易、交变来的,内外相交,上下相交,互相变化。所以精神跟物理也无不相交变化,生理跟心理也互相交易变化,男女朋友之间感情也是互相变化,一切都是相对。但是变化是渐变!《易经》的道理说,宇宙间没有突变,都是渐变!我们有时说这是突变!但如果你追究突变的前因,就会发现仍是渐变来的,是一爻一爻变化来的,也是一阴一阳相对变化来的,这是宇宙间的法则。
“据爻摘符”,符,合也,就是配合,宇宙间一切变化的法则,都符合一个原理——拿现在的话讲,都符合它的逻辑道理。“据爻”是说《易经》每一卦都有卦辞、爻辞、彖辞。譬如说“乾为天,天行健”这个卦辞,乾是代表天,天怎么样呢? “天行健”,天体永远在动。
当年有一位大师讲中国文化害在一个“静”字,因为大家都主静。后来我讲了句难听话,我说放狗屁!根据什么说中国文化主张静?中国文化早就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动啊!尤其是《易经》,经典里头的经典,哲学里头的哲学,提出来“天行健”,这个天体永远在运动,太阳月亮永远转动。“天行健”卦辞下面——“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人要效法天体,不断地前进,只有前进没有后退。谁说中国文化是静态呀?所以《大学》上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效法天地,只有明天,满足于今天的成功就是退步了。修道也好,做学问也好,人生的境界永远看明天,只有明天,不断地前进,生生不已,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生生不已的道理。
所以“符谓六十四卦”,每一爻每一步都是对的,都符合天体道理,归纳起来叫做六十四卦。下面有一个《易经》 的大发明是道家的秘诀——“晦至朔旦,震来受符”,每月阴历三十谓之“晦”,“朔”就是初一,“旦”就是天亮早晨。
刚才讲“晦至朔旦,震来受符”,震是卦名,先天震卦上面二爻是阴爻,从坤卦变来的。一阳从下面开始画的,也可以说是一阳从内向外慢慢成长。《易经》的卦象“震为雷”,雷就是雷电。后天卦非常注重震卦,这也是个秘诀。我们现在老啦,把这个秘诀都要告诉年轻人了,有许多人学看相算命,看阴阳风水,先天后天都搞不清楚。最重要的都是用后天,后天以震卦为主。所谓震又代表帝,皇帝的那个帝。这一句就是每月初三月亮刚刚出来,所以“震来受符” 是讲月亮的现象。
“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中国古代的看法,天地也有阴阳相交,每月相交。每月二十八以后月亮不见了,凌晨才看到在东北方,天一亮就下去了。二十八起到初二这个五天当中,夜里真黑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是纯阴 的境界,是天地在媾精,阴阳相交的时候。这时太阳和月亮两个结合在一起,古人认为这个现象是“日月相撢持”,两个的结合是阴气与阳气的结合。
“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这个时候天地的阳气、阳精就放射出来。月亮同地球代表这个“雌阴”吸收。所以雄性的是放射,雌性的是吸收,一放射一吸收之间互相结晶,等于男女的交媾一样。“黄包”就是中土,黄色代表中土,包就是阴阳像一个鸡蛋一样。
“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这时阴阳像混沌交接的境界,是交接不是混合。混沌这个名称是庄子提出来的,等一下提到做工夫方面会给大家说明一下。权是权抦中心,讲把握,等于天体一样,星辰转动都是北斗星在指挥。孔子在 《论语,为政篇》上也讲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好的领导人在中间不动,就像是北斗一样。北斗有七个星,是人为划分的,后面四个前面三个。所谓斗就是舀水的瓢,古代叫做斗。这个斗抦前面还有两颗星特别亮叫做“招”、“摇”,我们说这个家伙招摇撞骗,就是这两个星名。天体是以北斗星为主,正月斗柄正指东方。过去没有钟表没有日历,山中无甲子,晚上出来看天象,现在几月了? 一看,哦!三月。天体像个平面,这个“权舆”像个车轮一样在平面上转。“树根基”,打坐修道就在这个时候扎根。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懂了这个道理要“经营”, 像做生意一样慢慢一点一点赚起来。“养鄞鄂”,鄞鄂是堤防,自己要做一个堤防,像城墙一样。我们常讲达摩祖师的徒弟二祖神光问,禅宗要怎么用功?达摩祖师讲:“外息诸 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其实佛道两家都一样,《参同契》成书的时候达摩祖师还没有到中国来,是二百年之后才来的。达摩祖师所讲的这句话,和“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是同一道理,表达不同而已。达摩祖师说的“外息诸缘”,我们容易懂,修道人外面什么都不管了,眼睛闭着打坐,死了人都不管,真正自私自利了。修道学佛是绝对自私的,自私自利到了极点才能大公无私呀,先把自己度好才能度人嘛!像游泳一样,你不会游泳怎么跳到海里去救人啊!这个“无喘”是心不动念了,到这个时候呼吸已停住了,念头也跟着清净了。“心如墙壁”,内外隔绝了,墙外跟墙内隔开了,这样还不是道哦!达摩祖师说“可以入道” 了。所以要注意后面这一句,有些人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就是道了,不对!这只是说做工夫要能内外隔绝,才有资格来入道进门,这也就是“经营养鄞鄂”,一阳来复的时候。
“凝神以成躯”,这时在学佛的人来说叫修定,得定;道家是讲功用,不跟你讲原理。“凝神”最厉害了,好像冻结不动,凝结拢来,“凝神以成躯”,把这个功能凝结拢来,慢慢构成一个身外之身,在生命之内或之外成就新的生命。
“众夫蹈以出”,一般男女交媾生人,就叫“蹈”,所以人一代一代生下去。“蠕动莫不由”,欲界的生命,这个天地,都是阴阳交媾而来,所以佛学叫做欲界。修道没有这个东西还不行,就靠这个地方回转才行。
我们再把原文这一段做个研究,希望大家还是自己研究朱云阳的注解。“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这句话就是讲天地运行的法则,《易经》把这个原则都讲完了。所以要留意它一步有一步的工夫,一步有一步的 象征,象征就是“符”。你的工夫到达哪一步,外形就现出来了。“据爻摘符”,一点都没有差的,符合于那个原则。六交为一卦,八八六十四,合起来一共是六十四卦。
“晦至朔旦”,每一个月来讲,六爻第一爻开始动,由上个月尾到这个月初三“震来受符”。震卦是一阳出现,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就是地雷复卦。复者恢复了,上个月的黑暗去了,光明又恢复了,所以叫做一阳来复。我们晓得 《易经》上复卦的爻辞讲“七日来复”,讲到数字,东方文化妙得很,同西方、印度都一样。西方的基督教第七天是安息日,现在叫星期日、休息日。
那么这个七天同五天的关系呢?七天是讲太阳的系统大周天,五天是讲小周天。现在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你们读书就不会搞错了,不然你疑问重重。我现在告诉大家的好像简单几句话,可是当年我脑子转了十几年,不知道这个问题错在哪里,解决不了。问那些修道的老师,会修道的不懂学问;问那些学问高懂《易经》的,他又不会修道。痛苦啊! 最后自己总算悟到了,再一翻古书完全贯通了!所以说读书修道有如此困难。这是我花了几十年工夫才弄通的,成本很大。
佛家修行上有一句话:“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不初步悟道,住山的资格都没有。你说要到山上修道,你道都没有悟,到山上修个什么道啊? “经营养鄞鄂” 还不过是破初关,还没有资格住山呢!“凝神”以后还要到重关,所谓身外有身这个境界,才可以真正地闭关。现在人反正门一锁就叫做闭关,在关里读书也可以,写字也可以。那不叫做修道,修道做工夫闭关,连书本都不要的,什么都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床铺,甚至只有一个蒲团,一天到晚在入定,这才叫闭关,也是“先王以至日闭关”的意思。
讲到“震来受符”,每月到这个时候一阳来复,老实讲,“震来受符”就是一阳初动处。上一次跟你们提过邵康节讲:“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佛学从心理入手,到达了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真正清净到极点,那不过是“震来受符”的一阳初动。拿生理来说,什么是震卦境界呢?我们上次讲伍柳派认为男性阳举的时候,女性胸部乳房坚挺,所谓春情发动,认为这是一阳来复。对不对呢?不是不对,但不是完全对。究竟什么是震卦境界?就 是当我们睡眠刚醒的时候。人为什么睡够了会醒?睡眠是阴境界,就是在充电,电充够了,就发亮了清醒起来。就在那个将醒未醒之间,这个生理上是有作用的。
我们大家都有睡觉的经验,我常常问人两个问题:修道的朋友怎么睡着的?怎么醒来的?睡了一辈子觉,不晓得怎么样睡着怎么样醒来。这个真懂了,可以修道了。这不是说笑话,因为很难懂的,但是有一个现象我告诉你们,你们回去体会。人哪里先睡着呢?你们总以为头脑先睡,错了!脚指头先睡着,由下面一节一节睡着,蔓延到上面就睡着了。越是睡不着的时候,越是感觉下面脚和腿很重。早上一个人看着好像还没有醒,但脚指头动起来,就知道他已经醒了! 一阳来复,从下面动上来。
精从脚底生,所以我常常讲,你看老年人,如果两个脚底心冬天都发烫发暖,走路两腿非常灵活有力的,一定是长寿之相。老化是从下部先开始老。你看婴儿爱玩脚,躺在那里两个脚蹬来蹬去。大了就爱跑,所以小孩子六岁七岁狗都嫌,他闲不住的,非跑不可,在成长中他精力旺盛。到了二十几岁,就要坐咖啡馆不大动了。到了四十多岁,坐在那里两条腿跷起来。六十岁的时候脚跷得更髙,才叫做舒服,因为两条腿硬棒子一样弯不动了。所以打坐也坐不住,当然会腿发麻,下半身早已经报销到阎罗王那里去了。两个腿的气走通以后,打坐时两个腿是无比舒服!坐在那里不肯下座的,那个就叫真正地得乐了。
那什么是“震来受符”呢?这是身心两方面的,刚刚“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平静的,阳气发动,可以说从脚指头开始发动。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高明啊!白骨观叫你由脚指头开始修,修白骨观到中间第十四、十五观,佛就明白地告诉你这个阳气都从下面来。一般人看经看不懂,也不去研究,自己想修道又偷懒,好像闭着眼睛打坐就算是修道了,这就是蛮干!道是有个道理的,道理不通,怎么去修?
“当斯之际”,当这个时候,天地在媾精,如果你们做工夫时,自己觉得昏沉——大家打坐都有这个境界,普通人也有的一一像中饭吃过后,坐在那里昏昏沉沉的,自己觉得没有睡,但你真睡着了,只要这样一刻钟,精神就来了,天地 媾精就是本身的阴阳二气在交,换句话说是在充电了。你说心里是不是清楚?不清楚。不清楚吗?好像有人进来也知道,讲话也听到,讲些什么?不知道。你说没有睡着吗?睡着了。真睡着了吗?没有睡着,这个境界并不一定是昏沉。有许多同学搞不清楚,他说我又昏沉了,怎么修呢?老师可以告诉你方法,没有办法帮你修呀!这个要用你自己的智慧了。不过我会说书,会讲书本上的道理给你听,这个千万搞清楚。
“天地媾其精”,这个时候是“日月相撢持”。人的日月,在道家讲是两个眼睛,神在这两个眼睛里。中国阴阳学家乃至面相讲法,左眼为日,右眼为月。所以看相的说左是日谷,右是月谷,要搞清楚。还有男左女右,女人要倒转来数的,这边是太阳,那边又变成太阴了。这里女同学很多,你们不要学了一半把我的招牌打破了啊!所以你们要搞清楚,这个时候“日月相撢持”,要眼神内敛。
“混沌相交接”,有时候你工夫昏沉不是混沌。这里要先介绍一下佛家名称,佛学讲人的生命一天只在两个境界中,不是散乱就是昏沉。思想不能停叫做散乱,我们平常清醒时脑筋都在散乱中,借用现在科学的名称就是放射,放射就是消耗,一天到晚都是在放射在消耗。有时候我们似睡非睡,并没有去思想,但是,还是有点知道,轻微的思想或者像做梦一样,这个叫做掉举,比散乱轻一点点,是轻的散乱。一个人不散乱不乱想时干什么呢?就昏昏沉沉。有时候不是真睡着了,有一点迷迷糊糊,譬如中午吃饱饭疲倦迷糊一下,那是细昏沉。人生的境界不散乱就昏沉,睡醒没有下床脑子就开始思想,就散乱了。不散乱不想时就睡,所以学佛的人不能得定就是这两个原因。不散乱也不昏沉叫“定”!这就很难,定是绝对清明的,清明当然没有昏沉。但是清明过头就开始思想了,就是散乱。
有时碰到混沌的境界也把它当昏沉就错了!所以通了佛家不通道家又不行。道家所讲的混沌可不是昏沉哦!但是同昏沉差不多,当身体上阴阳相交接,就是刚才提到孟子所讲的“有诸己之谓信”,这个时候信息来了。老辈子修道人讲,工夫来找你的时候,一身都发软。发软到什么程度?我告诉各位,有时候连拿一张纸都拿不住,到这个境界一定认为自己是出了毛病,这我当年都经验过。有时候走在路上觉得头在下面腿在上面,倒过来了,我根本不理,拿不住就让它拿不住,我就不拿,充其量这个时候死了!过了这个时间,照样地钢条都可以抓!这也是一个经过的阶段。
老母鸡抱蛋你们看到过没有?这个老母鸡要抱蛋的时候脸都发红,蹲在那里迷迷糊糊,也不吃也不睡,昼夜就伏在上面一身发烫,它这个热力把蛋孵出小鸡来。这时候你碰它都不动的,在混沌状态,眼睛也不睁开。所以禅宗祖师也说 “如鸡抱卵”,“如猫捕鼠”。修道的工夫到了这个混沌境界好像是昏沉,但又不是,昏沉跟混沌分别得清楚。“混沌”这个名称谁提出来的?是庄子。庄子原文不是那么详细,我把它编一编,意思完全一样的。
庄子说“中央之帝为浑沌”,有个中央的皇帝就是“中 宫”,名字就叫浑沌。南北二帝在中宫相遇,中帝对他们很好,二人就想要如何来报答中帝的恩惠。想来想去,想到中央之帝什么都好,就是混沌不通窍。这两个人讲,我们给他开窍。所以一天给他打一个窍,七天七窍开,等于我们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可是,“七窍开而浑沌死”,他的生命完了!所以后天的聪明一打开,先天生命的真体就完了。什么叫真正的混沌呢?拿佛家一句话来解释,“六根大定”,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对内,就是刚才提到达摩祖师的话“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就是混沌境界。
现在我们站到伍柳派的立场来讲一阳来复,认为在男性那是阳举的时候,在女性是乳房发胀。这是阳气发动,所以要把阳采回来叫采补,但是不准动男女淫欲之念,然后把这个精炼化为气了。这对不对?也有它一部分道理,不是完全错,也不是完全对。这里头又讲水源有清浊,如果阳举过分,巳经配上男女的欲念,就不能采回来了,因为水源已经浊了,采回来也不能用!
据我所知,今天社会上很多人学的都是采补的工夫,忍精不漏,认为是修道。这些人一看就知道,一脸乌黑,一看那个眼神就是邪门鬼道的样子。我告诉大家要注意哦!这样下来非得心脏病肝病不可,不是吓唬你的啊!这样的人,一天到晚胸口这里是闷的,一块板一样,那不得了的。再告诉你忍精不泄,有时候把膀胱的尿气拉回来,尿中毒,或者是大便中毒,到脑神经就不得了。所以有许多人修道,就是这样修出病来的。伍柳派这个说法,就是认为浊气不能采,不能化。那么水源什么时候清呢?是阳举未举之前,将举未举欲念根本没有,这个时候才叫做清的水源。这是伍柳派的立场哦!讲到这里,我要给伍柳派打两个圈圈,因为这一点很有道理。
但是要认清水源的清浊,还是着相的,还不是上品丹法。上品丹法的一阳来复,刚才讲过,在将醒未醒之际,身心阳气精从足底生。你们多去体会足底,足底有很多的穴道,年纪大了脚趾甲变成灰趾甲了,左边或右边的脚指头不动了,脚指头不动是肾气亏损,心脏也不对啰!所以先要把阳气认清楚了,配上意念平静,再就是“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这个神是指六根都收回不向外走了,拿佛家来讲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这个时候“凝神”凝转来,老母鸡抱蛋一样“凝神以成躯”。为什么我多年来提倡修白骨观? 白骨观修炼得好就是“凝神以成躯”,身体一定健康的,袪病延年健康长寿不成问题。因为白骨观一观成,那就是真正的“凝神以成躯”。其实不是真的白骨,是“凝神”凝拢来的。
上一次我们大概提到伍柳派的“一阳来复”、“水源”、 “清浊”的说法。有人提出有关《无根树》的问题。《无根树》是道家张三丰所作的,他是元朝到明朝的道士,是太极拳的祖师。另有一个张三丰,也是一个修道家的人,是南宗的,讲男女双修,这两个人不能混淆。《无根树》词里提到栽接法:
梅寄柳 桑接梨 传与修真作样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 人老原来有药医
他以物理的道理说明,人老可以修到返老还童。梅树如果不用别的树来栽接,是不会结成梅子的,所以“梅寄柳”, 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科学,我们用了几千年。梨树要结成梨子是用桑树来接,才能够结果,不然光开花不结果。这个作用传给我们修道人,当生命衰老快要死亡时,可以使他返老还童,可以使他不死,这个是栽接法,所以说“人老原来有药医”。
这个返老还童是什么药呢?当然主要不是外药。道家的外药,什么长生不老丹药,什么小还丹、大还丹等等,好多方子,千万不要乱服啊!在药理上、医理上讲,绝对有道理,可是有时候吃下去精神特别好,反而把人吃死了。不是药把你害死了,是因为精神太好,自己以为了不起,做了许多的坏事促成你快死。至于金石之药,矿物配的外丹,那效果更快。如果自己戒律不清净,死亡得也更快。修道基本的原则是清心寡欲,乃至于绝欲,这是最高的守则。如不能做到绝欲,甚至基本的清心寡欲也做不到,想返老还童是不可能的。
宋朝笔记小说中写一位老先生,七十几岁,等于现在部长之流,功成名就告老还乡,家里很有钱,地位也很高,妻妾也很多。他觉得年纪大了,怕死。听说有一位修道的人已经八九十岁,看起来只有四十许,所以就把他请来,要向他求道。这位道人说你不要修道了,你官做得很大,又富贵高寿,你应该满足了,修道是很苦的事,不简单。如果一定要求道,第一个条件要离开你这些太太们,声色犬马、吃喝玩乐的一概都不能要,然后才能跟我修道。这位先生一听,就送了道人很多礼物把他送走了。
人家说你不是要求长生不老,把这个神仙请来了吗?为什么又不学呢?他说人活了一辈子,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还有什么好玩的?叫我这些都放弃去修道,那又何必长寿呢!这也是一种哲学,没有错!可是从这一个故事,我们就了解,世界上的人样样都要,功名富贵要,钱也要,名也要,无所不要,最后还要成仙成佛!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我常说有那么便宜的事,他们出家又干什么呢?不是白出家了吗丨有这一点好处就不会有那一点,很公平的!如果饮食男女不能远离不能绝欲,那丹药吃下去就会早死。
“人老原来有药医”是靠内药,内药是炼精气神。像张三丰的词,道家称这些书为丹经,《参同契》就是道家丹经之鼻祖。修长生不老之道是中国道家开创的,但是密宗的讲法又不同。很多人怀疑密宗许多的修法是中国道家传过去的,也有人怀疑道家的许多修法是印度当年传过来的,这个考据起来都很困难,反正是东方文化。讲密宗这些修法是道家传过去不无理由,也可以有很多的证明。在历史上,最重要的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王。这个时候西藏还没有文化,开始引进了佛教。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时候,带过去有好几位儒生——就是读孔孟之学的读书人,其中也有道士。所以在西藏可以看到太极图、八卦图。严格研究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综合而论,人类文化研究生命永恒存在的,几乎是同一条路线来的。
我们回转来讲,密宗同道家一样也有栽接法,可是一般人把栽接法误解了,所谓长生不老之药,是本身内丹真气发动,这才是真药。老子也提到如婴儿一样,真气发动,毫无欲念,这个清的水源,才可以采回来,这也是伍柳派的运转河车理论。运转河车成为九转还丹,这两句话包含了工夫方法,每一步有一步的效验,一步一步有不同的方法配合。我们借用佛家的话,每一步都有助道品(法)帮助他化炼。
究竟真元阳气这个药物的开始在哪里呢?丹经鼻祖的 《参同契》另有说法。但是伍柳派的旁门左道很多,譬如说古代的《素女经》、《玉女经》、《洞房秘诀》等等,其实都是医书,这些医书可以说是自我治疗的方法。可是其中提到了许多男女关系,现在在国外很流行,法文、英文翻译得一塌糊涂!密宗更不得了,在欧洲、在美国都是公开还加一塌糊涂!这是真的!都变成男女双修,所谓“采阴补阳,采阳补阴”。假定世界上真有这一种办法叫做栽接法,我是第一个坚决地反对! 一个修道人怎么能损人利己呢?如果损人利己也可以成仙成佛的话,那世界上的人尽管做恶人好了!
至于说正统的栽接法有没有?有!譬如西藏密宗所谓颇哇法,就是往生法,也就是道家的夺舍。这个在前面都讲过,要修到一念专精才能往生,佛家讲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在道家来讲,要升天人地必须修到一念专精而不散,也就是要阴神坚固,才能有把握往生。阴神不坚固没有用的,这还谈不到阳神。所以密宗颇哇法跟弥陀法连在一起修,但是修弥陀法的人,必须同时修长寿法。长寿法的佛是药师佛,往生法的佛是阿弥陀佛,这两个是连着的。换句话说,阿弥陀佛也是药师佛,也是长寿佛!这中间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栽接法的作用。不过在佛教密宗的修法里,他配合了佛教的形态,配合佛教的学理,是走另一个路线。
至于道家的栽接法,不管咒语,也不管观想,因为道家不谈这些,道家没有宗教东西。根据佛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咒语〉,就是我们现在讲话也是在念咒。道家的栽接法同佛家的长寿法非常有关联,可是我们只能讲理论,道家要修炼到什么境界呢?借用庄子的话,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是最好的栽接法,那是真的!假使有人懂这个方法,可以说一刻之间,等于我们静坐半个钟头以内,就可以把生命转过来。
有一位同学研究密宗很深的,他修长寿法、不死法,他写日记寄给我看,要我批,他说不食不死。我说,你说得没有错,不过越修越死。人要不死太难!而且你修的这个不死法还不是密法真正的不死法。密法有这个法,太容易也太难!先要把本身的气脉通了,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到死的时候,自己晓得身上的气脉快要封闭了,你必须先有这个把握。就像一般人肚子痛,你问他哪里痛?他有时候指下面,有时候指上面,身体部位差一个指头就差很多,他连一个肚子痛就搞不清了,何况是气脉!普通人对内在的气脉不会了解,所以必须要做到“内照形躯”,可以照见自己内部才行。
譬如佛家修白骨观的,真修到了以后,他对内部经脉的流行看得很清楚,不用眼睛,只要一体会就很清楚,晓得哪一部分不对,哪个地方有阻碍了。密宗修不死法到那个程度时,把这个气脉流动认清楚,就要闭气,停止后天的呼吸一个时辰。我们平常呼吸不能够停掉,所以一定要有了这个工夫,才能修不死法。要死的时候就在这一个时辰,这个时辰给你一拖过去就可以不死。不过我还没有死过,我是说书的,没有经验也没有工夫。这在理论上绝对通,工夫上做起来就难了。这是不死法,同栽接法没有关系,栽接法是补法,等于吃补药。我叫了好几年,你们好好研究白骨观,这个里头就有补法在里头。可是叫归叫,没有人信,怎奈众生不上船,你不上船,有什么办法!
提到张三丰祖师的《无根树》,文学很高喔!“梅寄柳”,人是可以用自己的精神采补回来的。再说,我们平常的精神是向外放的,六根都是向外走,怎样把精神做到内敛,与天地的精神相往来,与虚空结在一起,这就是栽接法,并不一定靠外药,更不是靠男女关系才叫栽接法。我现在所看到的,几乎是万修万错!这些道法,一般人知道的都是渣子,不会真的知道,太难了。这是答复同学这个问题。
于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炁相纽,元年乃芽滋。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口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免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节尽相祥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阳炁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上观河图文,下察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
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现在我们继续《参同契》的本文,“天符进退章第四”,朱云阳真人注解:“此章,言天符进退,乃金丹火候之所取则也。”道家说的金丹是个代名词,就是自己生命的根本动力。把生命根本的动力抓住了,那个作用叫做金丹,并不是黄金炼成丹。不过古人有吃黄金做的丹,这个方法我知道, 所谓吞金死人,不是黄金把你毒死的,是金子吞下去以后,下坠把胃穿了孔,肠胃就破裂了。
我们这里有一位同学,有一天夜里十二点给我打电话说,老师啊不得了!某一个同学把金牙齿吞到肚子里去,这怎么办?我说,快吃韭菜!叫他切长一点,锅里头拿一点油盐炒一炒吃!可以化金,第二天金牙齿还能找回来,当然明天自己要在那个地方(马桶〕找一找。结果这位同学很听话,去买了韭菜,也吃下去,仍然觉得还在肚子这里。我说叫他明天一早去照X光,不对就去开刀嘛!到了第二天, 照了胃镜,没有,下面肠子照相,也没有牙齿。到了下午, 电话来了,老师,某某人牙齿找到了。哪里找到?当然从那里出来了,水冲冲洗冼照样可以戴上去(众笑)。
金属的东西吃下去,有些会中毒的,像金、银、铜、 铁、锡,都是容易中毒的,在道家可都是炼丹的药。黄金先要把它化成液体,黄金加现在的化学药品,化成水不能喝啊!一下去了以后连肠子、胃都要烧烂了。道家的发明,黄金万一中毒了怎么办呢?吃鹧鸪鸟的肉可以解。这个话本来不想讲,这一讲就要杀鹧鸪鸟了。我在试验这些丹药的时候,都要先把解药找来。我想这些古代神仙,为什么要喝黄金?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没有结论,我这个药没有试,别的药我试过了。譬如水银我试过,砒霜、硫黄我试过。你们同学们不要随便去试啊!不是好玩的。当我试吃这些药的时候,那就是等于自杀,准备就跟你们诸位不见面了。
我们晓得金丹是个代号,有些人误解,把这个金丹代号当成打坐。尤其是伍柳派,经常提到“圆陀陀,光烁烁”,金丹呈现。因此现在有些守上丹田、守眉间的,打坐久了,眼睛看到亮光,喔!这是道!在我看来那是鼻孔漏气的道。 我们这里同学打坐的都会随时看到亮光,那有什么稀奇!那全是第六意识的幻影。道家有一派搞不清楚,打坐看到一点亮光,哎哟!这是金丹现前!要把它停留住。
修密宗的人把这个亮光叫光明定,有相的光明定是最下等的,要修到无相光明定还差不多,可是仍然还不究竟。有些人误解这个事情,认为是精神锻炼成的。也不是的,那是光影。所以禅宗祖师骂人——“落在光影门头”,自以为是悟道了,那是走了岔路,非常着相。
金丹这个代号,等于佛家讲颠扑不破金刚的意思,丹就是袪病延年不死之药,把这两个观念合拢来就是金丹。再说在中国的阴阳五行里头,金是代表西方,木是东方,阿弥陀佛是属于五行里头西方金的方法,药师佛是东方木的方法。所以东方是生生不已的,西方是不生也不灭的,而金丹这个道理,只是一个形容。
火候呢?不同了!这个道家名词我非常佩服,火候只有道家用,用得好极了。任何佛法或道家的修法,可以传你丹诀,没有办法传你火候,这个火候非常重要,只能由你自己体会。你说佛法修持里有没有火候?有啊!譬如修白骨观,佛经常提到要“易观”,到了某一个程度,你要换方法,这就是道家的火候。某一个方法,修到某一个程度不能继续修下去,再修下去就因药而成病了。
这个道理永嘉禅师在《永嘉集》修止修观上面讲得也很清楚。譬如昏沉是病,惺惺是药;散乱是病,寂寂是药。但是你寂静太过了就变昏沉,惺惺太过,也就是清醒太过了,变散乱,都是因药而得病。道家修法也是这样。所以我看许多修道的,万一说哪个工夫对,他因为做得太对了,就变成不对了,因为他不知道火候,该止的时候不知道止,该进的时候不知道进。所以孔子在《易经》上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就是火候。做人做事也一样, 股票有该买的时候,有该卖的时候;做官有该退休的时候,有该辞职的时候。火候虽然那么难,我们这位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这位千古神仙的领袖火龙真人,他告诉我们,火候并不难,重要的是要懂学理也懂得学问。
“于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仲尼就是孔子的号,孔夫子赞鸿蒙,赞叹《周易》。《周易》是由乾坤两卦开始,鸿蒙是形容宇宙的开始,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浑沌,“乾坤德洞虚”是赞乾坤两卦的重要。“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我们的文化是实证的文化,所以讲道家的学术,一般人容易误会是男女双修的问题,这个地方误会就来了。“稽古当元皇”,我们上古文化的《诗经》,第一篇由讲男女爱情开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们小时候念到就摇头了,然后同学你看我做个鬼脸,我看你做个鬼脸。现在把色情叫黄色,我是反对!黄色是我们中国人好的本色,何必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我们本来把这个东西叫做桃色,多好听呢!偏要把它弄成黄色,颠倒众生毫无办法。《参同契》说“关雎建始初”,天地开始只有阴阳,人伦开始只有男女,动物生物开始有雌雄,都是两性。其实这个两性不要想错了,这是正反两个力量,一正一反,阴阳两个是代表的名词。
“冠婚炁相纽,元年乃芽滋”。中国文化古礼,男子“二十而冠”,不叫童子,准备成年了,头发就编起来,戴个帽子叫做“弱冠”。我们中国古礼是“女子二十而嫁,男子三十而娶”,中间年龄距离十年非常正常,现在拿医学来说,才晓得我们老祖宗大有研究。“冠婚”就是讲年轻男女结婚,“炁相纽”是电感的作用。这个“炁”你要注意啊!中国古文是炁火之谓“炁”,上面是个“无”,没有,空的,下面四点代表火。拿现在话讲是生命那个“能”。“相纽”是阴阳二气,互相结合。“元年乃芽滋”,我们这些书上印的“元”都是唐朝以后改的,原来是“玄”。古书的“玄”、“元”都混合起来用,因为唐明皇叫唐玄宗,皇帝的年号不可以乱用, 所以唐明皇的后代把那个“玄”字都换成这个“元” 了,是避讳来的。“元年乃芽滋”,他说男女两情相爱而结合同电感一样,阳电同阴电一接触,“乃芽滋”,才发芽。我们想想看,物理世界阳电阴电接触是什么?轰!打雷了!雷不是坏事,这个时候阳能才发动。修道的人有时候是会打雷的,有些人打坐,自己肚子里头“砰”爆炸一声,把自己吓成神经 了。小说上叫做走火入魔,其实火也没有魔也没有。有些人脑神经气脉走通以后,闭眼坐在那里,听到天空中一声炸雷,比夏天雷还要大声,张开眼睛什么都没有。这个都是“元炁”发动最初的现象,最初的作用。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这句话就像《易经》作者的形容,“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又像仓颉造字“见鸟兽蹄远之迹”,将天文、地理、人类、动物、植物,一切生物各种的变化综合拢来,构成法则。所以圣人仰观天文,“显天符”。这个天体的运动,一年十二个月,一月三十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三刻,一刻有多少分有多少秒。整个宇宙的运动和所有生物的生命息息相关,逃不出这 法则。你血液的流行,脉搏的跳动,呼吸的次数都是固定的法则,不能随便,你没有办法改变,此谓“天符”。
“天符有进退”,进退就是一消一息。“屈伸以应时”,“屈”就是内收,内敛;“伸”就是向外伸长,都有一定的时间。所谓一定的时间,是天体自然的法则。我们的生命也有一定的时间,人身是个小天地,大致上同宇宙的法则配合,可是有时候法则虽一样,并不一定配合宇宙的时间,这个要活用了。前面说过《易经》所讲“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就是这个道理。“屈伸以应时”,怎么“应时”法?这个要 注意!
普通我们修道家的,有一个问题,现在要讨论一下,像修伍柳派讲的打坐,要在子午卯酉四个时间打坐,前面已经提到过。为什么在这四个时辰打坐呢?因为子午是地面正应对天体的磁场,也就是物理上的磁场正好对应,这个时候打起坐来容易得定,心境容易凝静。但是半夜子时是“一阳初动处”,正午午时是“一阴初生处”,所以阴阳不同。卯酉是阴阳正平的时候,所以卯酉沐浴,就是孔子在《易经》里讲的“洗心退藏于密”。拿佛家来讲,是把念头空掉,连空也空掉,空到彻底,就是沐浴。
前面讲过“子午抽添,卯酉沐浴”,“抽添”是用有,不是走空的路。但是这个有,不是故意的有,是妙有。子时是添火,生命功能天然有阳气上升,是修道要配合的,但是心理不要帮忙,凡事要宁静下来,让它自然发展。一般不懂的人,身上阳气发动,就要帮帮它,喔!过关了,经过那里经过这里,在那里做鬼相!人还没有先修好,鬼却先修成了。所以这个时候是“应时”,应阳能发动时,你不要妨碍它。佛在《心经》上说“不增不减”,孟子讲不可揠苗助长。但是许多人修道做工夫都在揠苗助长,所以吃亏了。“冬至一阳生”是指阳生起时,念头不去做主,只是看着它。《心经》 说“照见五蕴皆空”,只是照着,这个是“抽添”的“抽”, 阳长时你心反而宁静。到了中午时分阴生了,容易昏沉,你倒要“添”,提高警觉了,也就是永嘉大师所讲的“惺惺”,不能昏沉。所以“屈伸以应时”的道理是如此,工夫自己去应用就是火候。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你们懂了这一句,也就懂 了《易经》。日月之谓“易”,“易”包括“天心”,“天心,就很难解释。《易经》的乾坤两卦代表阴阳,阴阳是道的用,不是道的体。阴阳、动静、善恶、是非,都是道的用,道的相。这都是相对的,有阴就有阳,有是就有非,有动就有静,有善就有恶,有光明就有黑暗,这都是相,不是道。道的体,那个能阴能阳者,不在阴阳上面,那个是道,要把这个搞清楚才能修道。那个道,在佛家是明心见性,佛说“万法唯心”;道家叫做“天心”,永远居中而不动。“易统天心”是讲阴阳法则的用,这就要懂得修道了,你要“天心正运”。 换一句话说,你念头越空,把身体越忘掉,那个生命力发动得越快。
这个时候“复卦建始萌”,地雷复卦,上面五爻都是阴爻,下面一爻是阳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个卦上卦是坤,代表地;下卦是震,代表雷,这个电能从下面发上来。地雷是什么时候打?春天惊蛰时候打,那个地雷打起来声音都不同,这就是所谓“惊蛰一声雷”。依中国的农业科学,这个时候才可以开始耕地种稻插秧了。不到惊蛰你那个稻子插下去都不会成长,所以“惊蛰一声雷”,开始农忙了。这个雷配八个卦,天雷无妄,水雷是屯,山雷是颐…… 共有八种雷。现在只讲复卦的震,震为雷是雷电,第一个发动,震者震动也。在十二辟卦图表上,震卦在阴历的十一月,是地雷复卦“冬至一阳生”。我们每天的震卦呢?就是我们这个生命的“活子时”,也就是你休息睡眠到极点,阳能发动的时候。真的阳能发动不止生理方面,所以我常常问诸位同学,人怎么样醒的?怎么样睡的?为什么睡够了会醒?这些现象要先把握住,这就是“复卦建始萌”,刚刚萌芽的意思。
“长子继父体”,《易经》八个基本卦,乾坤叫做父母卦, 乾卦是阳,代表父亲,坤卦是阴,代表母亲。震卦是坤卦的第一爻变成阳,所以谓之长子。中国的家庭制度,大儿子代表家长,父母生了一个大儿子,表示继承“父体”。在修道上,父母给我们这个生命,女性超过十三四岁,只要第一次经期来了就进入后天生命;男性十五六岁后情窦一开,生命后天破损开始。要想恢复到父母所给先天无漏之体的生命,就要把握长子这“一阳初动处”。
“因母立兆基”,坤卦代表母亲,代表阴性。阳能怎么发动呢?就要静极则阳生。静极就是坤卦母体,是阴极;动极就是父体。中国过去的家庭制度,男主外,女主内。现在无所谓了,因时代不同了。“因母立兆基”,这个震卦是由坤卦 来的,代表了阴极了就阳生。你打坐为什么要求静呢?因为静到了极点,阳能才发动。
“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阳能发动是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来的。譬如我们人身背脊骨的二十四节,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也等于十二个月。所以当“冬至一阳生”时,尾闾发胀,一路上来,二十四对神经等于一个天梯接起来。这个阳气发动在身上,一消一息“应钟律”,意思是对应十二律历的十二个月,或者十二个时辰,像过气节一样,一节有一节的作用。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血脉等于长江、黄河、 溪流样样都有。宇宙间所有的一切,身体内部都有,当然也有很多众生,有细胞也有寄生虫。
譬如天体有北斗七星,我们身上有没有北斗七星呢? 有!但是你不要着相,真的北斗七星是什么?就在人的内心、念头、七情六欲。讲有形的人体北斗七星,你看脸上有七个。而且人体很妙的,都是三角形的,密宗有时候画坛城 是三角形的,现在我把密宗也给你们公开了。密宗所谓生法宫,是生命来源的地方,普通叫做海底。海底在哪里?男女都一样,在前阴后阴的中间,就是前面生殖器和后面肛门的中间的三角形地带,不过这么一点点大。这个地方是生命来源的根本,瑜珈把这个地方叫做灵蛇的窟穴,像龙蛇潜伏在那里。没有修道的人,死后它就跟地、火、水、风四大一起化掉了。如果经过修道把握得住,生法宫升起的生命能,可以修成不死不漏之果。所谓不漏之果,是绝对无欲念,由欲界天升华到色界天去了。
我们人体上,外表两个眼睛到鼻孔,两个乳房到肚脐,都是三角形,对不对?这是人体的奥秘,还有七角形、八角形的。懂了人体这个奥秘,气脉的转动就会很清楚了。所以密宗不告诉你,只画图案三角形。那么密宗这个图案怎么来的呢?《易经》和《河图洛书》怎么来的呢?归根结底,应该说是来自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以佛教来说,上一个佛,迦叶佛的末法时代,人类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生命的科学也到了最高峰,可是天地毁坏,留下这些图案给下一个时代的人,慢慢再去研究恢复。所以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这个地球又崩掉了,这也就是成、住、坏、空的法则。所以佛道两家要我们赶快修,跳出来这个循环。
“升降据斗枢”,这个 一升一降就靠北斗中枢做主。真正的中枢是什么?在人心,我们这个心脏。佛家密宗讲“脉解心开”,显教讲“意解心开”,都一样。这个心脏的外形看起来就像八瓣莲花一样,所以禅宗真到开悟,密宗修成功的时 候,心脉轮一定打开了。但这并不是心脏张开了,不要当成有形的开。人的心脏外面有八瓣,里面有七窍,像是个小漏斗一样在动,七窍就像是“斗枢”,念在心(广义的心念之心),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们,修观心法门都在心的(广义的心)部分,不要在脑子里幻想。脑子是与第六意识分别有关,不要多用,你还是观心,先观有形的心,你慢慢就可以得凝得定了。这个道理也就是“升降据斗枢”,因为“斗枢”还是在心。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我常常说古人的诗“人生几见月当头”是真的! 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一年有十二次月圆,可是我们一年当中见过几次月圆啊?很多次月亮升起的时候,你去睡觉睡掉了。我常说,曾在雪山顶上看过明月, 那个时候披着一个红色的斗篷,里头是皮的,站在峨眉山顶上,冬天十二月,月亮一出,万山冰雪,这个琉璃世界看了真不想睡觉。世界上几人享受过这个味道?那真好!那才叫做清福!所以我晓得福报享完了,就该死了,但是现在还没有死。
我有一个老乡在南洋大学教书,退休以后研究中国天文,每天夜里不睡觉,跑到房子顶上去看天文。他说研究《易经》同天文有关系,蛮有道理,可惜缺乏师承,没有好老师教很痛苦,摸了很久,还是没有摸到关键。所以师承很重要,但很难。
现在讲天文现象讲到月亮,“三日”是每月的初三。“出为爽”,爽是“晦爽”,一个文学名词,指天快要亮时。“震庚受西方”,初三的月亮,下半夜在西南方看见。震是东方,庚是西方,是《易经》的卦象。震跟庚,就是东跟西配拢来。震代表一阳来复,代表东方的生气,代表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同地球一样,吸收太阳的光反射出来。所以震,太阳的光明照到初三月亮,那时月亮刚刚在西方出来,就是在庚方,“受西方”,在西方接受。
如果拿道家的学理来讲佛学,修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是生法,不是死法,所以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长生不死之法。慧远法师在庐山创白莲社修净土法门,但我们应该知道他原来是修道家的。你把这个学术源流一查清楚,就知道净土宗了不起了,那是长生之法,不是叫你死后往生,那只是方便之说而巳。所以修弥陀大法,一定跟药师法、长寿法配在一起,这样密宗的秘密你就懂了!
五天叫一候,初三再加五天是初八,“八日兑受丁”,后天卦兑卦(?)是在西方,初八的月亮,上半夜大约十二点钟,看到月亮在正南方,像半截烧饼一样,文学上叫上弦月。怎么叫上弦呢?古人拉弓拉平了叫上弦,“上弦平如绳”。初八的月亮,阳气会慢慢增加,增加到一半,“十五乾体就”,到了十五,完全是乾卦,纯阳之体的圆满月亮从东方出来。
“盛满甲东方”,我们以前讲过:“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有时候同学问我,老师,这两天睡不着觉啊!这个时候是“盛满甲东方”。但是你必须知道,睡不着以后会怎么样? 一下反过来就要想大睡了!好几天都是想睡觉。所以不懂道理,天天问老师也无用,老师不会帮你成道啊!火候要自己去体会。
“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中国人比喻,月亮里头有个蟾蜍,是有毒的癞蛤蟆,但是它可以治大病的,可以做起死回生的药。你们看那个画的神仙叫刘海蟾,他是五代后梁人,是燕王的宰相,后来修道出家了,民间叫他刘海仙。刘 海仙用铜钱来钓蟾蜍,你们看到画的一个神仙站在海边,钓竿上套了三个古代的钱,钓上来海里一个三角蟾蜍,这是比喻海底的丹,是道家的修法。那么你懂了以后,道家的画也会看了,这三个钱分别代表了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