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上一页
主持法事的功德相应
Host merit of buddhist sutra
作者:慢慢腾腾 发布时间:2016-3-15
|
三昧有相,但就般若智来讲是无相的,般若会判断出来的,性相不二的,行话应该叫无师智。
“比如说境界里见景和见鬼神的,入定看到蜘蛛,怎么区分无情和有情?”首先你这个无情的境界概念模糊,你看到石头也是无情的境界,这个是各人业力不同而已,你所缘的是境界,别人接触到真实鬼了。
那个入定看见蜘蛛的境界是带质境,是恶毒心所的境,业力是个大概念,心所就是心产生的作用。所缘就是所接触。所缘比所接触更精确。这个是心的觉受境界,所能感知的都叫所缘,所接触所发生关系等等就所缘。第七末那识也会参与作用,单就意识心给你讲,每人的种子,定力,因缘不同,体现的接触景会不同的。
修行人都有机会成佛,那么根性的差别,使修行人通修一个法,见到的境界都不同,业力引起的带质景不同。没有一个人可以一下子深入相应得那么彻底的缘故,华严经讲的很清楚了,这个叫分证。一分一分地证入,无明一分一分的破,用智去接触性就叫证,禅宗叫以智证性。通常我们的智不纯净,所以证量有深浅,智和识是识大的2个方面,识去接触就是相。性无相,智去接触事物就是性,大概这样,这个是般若的特点,根本无分别智,般若基础深了,用识用智就随便了。
“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到极深般若是一样的,万法恒寂灭,而不失妙用。极深般若,智慧的量深的,智慧也大,微细也清楚的多,外力的加持,是全部加持力不缺一丝,有的只是你相应到多少,取决于被加持众生自己的业力。自力作用去和加持力相应,本来加持力到处都在的,但是过于稀薄,所以需要一个变电站,加强电压,这个是法师的作用,所以要常随佛学。
每个主法的师父,大的法会下来脸色都很难看,并不是体力劳累,那是替人扛东西的结果,法师的功夫问题,本来深入相应,定力足够,多大的法事也不能影响自己的,还会越做越好,其他众生的习气不能影响你,但是这样的法师世间稀有。是否可以跳到一边不受这个业力?不是那样的,比如你要解开冤结,你就要做够功夫,做得那些债主满意,这些业就解开了,自己也不会扛,自己功夫不够,就搞不清分量,做得不够,人家还不满意,就得你扛,或者继续向施主要债。定力是肯定要的,还得相对应的法。那需要什么法门就不一定的,比如你要喝水,我就会做饭给你吃,就不对应了。每个派系应该都有自己的办法的。
可是不会有人给你讲那么细致的分类,现在人上来就爱谈一个调子---空,你给饿鬼空有个屁用啊,要给吃的。你说的“说空”是错的,什么是空呢?无碍性才是真空,大部分人对空性都搞错了。众生就是达不到空性才受苦。
修行功夫不是被这个身迷惑,身是个宝,靠他修道的。我给你说,宿业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三祖功夫够厉害的,风疼病一直好不了,禅宗三祖哦。我是没有这个功夫看清楚老道的因缘,根本不是你那样的概念,佛经里面很多菩萨粉身碎骨的,什么原因都有,假如他们再来做人,这些旧债还否跟着那就得看因缘了,债主在哈尔滨,菩萨在广东,债就要不了了。就是说菩萨入世的因缘,弄不好也会很苦的,菩萨不入无漏就是为了众生。
你们认为观世音地藏这些是大菩萨,你们理解的大菩萨和佛经里面的大菩萨概念不同,等觉妙觉才叫大菩萨,观音也有一地二地的。比如你修观音法,修到一地了,那就是了,众生都是这样一步一步上去的多。修是法性相应了,那个立在佛堂的观世音。。。是什么?禅宗那个法师不是劈了佛像烧了吗?
那些大法会菩萨为何示现瑞相?佛像对于大众的作用是很重大的,可以按照习惯专注起来,如是性如是相。能看到这个法会大菩萨的境界不是三昧,加持和三昧不一样,看到不一定能够入三昧,相应有深浅。就是说同一个法会大家看到的可能不同,有些法会,罗汉如聋如哑,你看什么法会才能说,如华严经这种法会。地藏本愿经大概大部分都可以看到,为母亲说的。法华经那个阿罗汉聋哑的,是无法相应到。阿难可以相应到,他虽然是罗汉,他有任务,打字员,别的没有他那过耳不忘的能力。
附:莲池大师竹窗三笔《施食师》
焰口施食,启教于阿难,盖瑜伽部摄也。瑜伽大兴于唐之金刚智、广大不空二师,能役使鬼神,移易山海,威神之力不可思议。数传之后,无能嗣之者,所存但施食一法而已。手结印,口诵咒,心作观,三业相应之谓瑜伽,其事非易易也,今印咒未必精,而况观力乎?则不相应矣!不相应,则不惟不能利生,而亦或反至害己。昨山中一方外僧病已笃,是晚外正施食,谓看病者言:‘有鬼挈我同出就食,辞不往。俄复来云:“法师不诚,吾辈空返,必有以报之。”于是牵我臂偕行。众持挠钩套索云:“欲拽此法师下地。”我大怖,失声呼救,一时散去。’越数日僧死。盖未死前,已与诸鬼为伍矣;向非惊叫,台上师危乎哉!不惟是耳!一僧不诚,被鬼舁至河中欲沈之;一僧失锁衣箧,心存匙钥,诸鬼见饭上皆铁片,遂不得食;一僧晒毡衣未收,值天雨,心念此衣,诸鬼见饭上皆兽毛,遂不得食,各受显报。又一人入冥,见黑房中有僧数百,肌体瘦削,颜色憔悴,似忧苦不堪之状。问之,则皆施食师也。施食非易易事也,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