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学的概念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唐僧去西天取经那年这种学问就已经广为传播,也被他们师徒四人可谓灵活应用。
(1)唐僧篇
西天即佛国,佛曰:“仁义”。这就造成了悟空他师傅,即唐僧就有了特定的,交际学问。就那西天途中唐僧是怎样对付女人这一点来讲,就很明显的体现出他的交际学问特点,一则,佛主张一个忍字;二则,佛曰:普渡众生;三则,师命那难为。唐僧对付女人比对付男人有办法,一来有一张如来给予的漂亮脸;二来唐僧在大唐的时候练就一张厉害的嘴。所以只要是女人他就有办法对付,最常用的是美男计,靠的这身本事,不知道逃过的多少血光之灾;但为了解解闷,就常常叫他三个徒弟去打发女人,所以一来二去,猪八戒越来越色;沙和尚越来越傻,悟空就越来越聪明。唐僧的交际学中有一手叫“借刀杀人”,当年要不是悟空三次打死了白骨精,唐僧早已成了一堆百骨,但唐僧并没有像圣人一样对待悟空,反而叫悟空滚回花果山,这样就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和一个杀人之徒在一起,这就是他的另一手叫“掩人耳目”。
自然唐僧对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见的观音;就有点那么奴颜膝庳的感觉。对待曾经对他有恩的如来更是巴结的厉害,听说当面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贬回花果山之后,还叫悟空用他的名义,给如来送过蟠桃。当然这不是悟空变出来的,是当年当“弼马瘟”的时候自己留下的一粒桃核留在了花果山,叫那帮小猴种出来的,悟空就有那么点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自然悟空这么一送,没过多久,八戒就奉唐僧的旨意来花果山请他回去,一起去西天取经。悟空自然是乐此不疲,依然对唐僧百依百顺,自然这其中的道理还有警箍咒的功劳。
唐僧很厉害,西天之路,终究还是没有死。取到了真经后,唐皇封了他为国师,我想这点经书还是不够他用的,所以他勤奋努力,依然在努力。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和如来那样,成为主师。
唐僧知道前面的路很长,但已经无路可退。
(2)悟空篇
悟空,事实上对他的师傅有很多的不满,但他好像更懂得怎么样做人。更懂得为人弟子的交际学,但要说悟空这身本事是怎么来的,就很难用一两个字就可以讲清,不过和他的经历是紧紧相吸在一起的。
当年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一天起,就好像对交际学有了研究,面对他从来没有接触的人,他可以在他们身上毛手毛脚,一点没有陌生的样子,这就预示了他后来的路就是靠着这一手得到了观音的欣赏,最终也博得了他师傅——唐僧的喜爱。可以说为了博得有点法力的人的喜爱,连在五指山下的时候还不忘记每天听见鸡鸣的时候叫一声:如来万岁!果然这么持之以恒的叫了五百年终于感动了如来,但如来还是不相信他,所以又给他带上了紧箍咒,而且还教给唐僧一套“魔咒”。但悟空知道总有一天会结束这样的生活,所以他在保护唐僧西去取经的路上就显的最卖力。
悟空对自己的师兄也有他自己的处事方法。一则,懂得自己是大师兄,知道这个“大”的不同之出;二则,悟空懂得“移花接木”之术;三则,悟空知道“事实求是”的道理。就拿对八戒的态度来说,悟空常常是笑着和他说话,这是因为他认为八戒太笨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感情在他的身上;可对沙僧就不同,悟空就显的正经很对,这是因为他知道往往真人不露面的道理,他认为沙师弟就是这样的人。
在讲讲悟空在西去途中对待妖怪的方法就更是妙不可言了。就凭他一双慧眼,不知有多少妖怪死在他手上。悟空有狠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对待红孩儿时候,他事实上是有顾虑的,所以就叫了八戒也去作了回替死鬼。
最后很想在讲讲当年他对观音的感情,悟空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难免会有七情六欲,这欲就表现在观音身上。事实当时如来之所以把他压在五指山下,就是为了一个“情”字同样是为了观音。然而,悟空不死心,依然执迷不悟,忠贞不渝。对观音还是一片真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死皮赖脸跟着唐僧取经的又一原因之一,其实是为了可以取得正果,可以有资本和如来去争观音。但悟空这次交际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忘了“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
西天回来后的悟空经虽然取到了,但他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够的,所以后来的路上他就更懂得去多学写有用的交际学,至于后来是怎么认识紫霞的我也不知道,但我想既然他懂得了,怎么用交际学就不会再去犯同样的错误了,因为牛魔王的还是个妖怪而自己已是是神了。
我想要是当出要是牛魔王也去学点交际学,也不至于落得那种地步。
看来悟空还是知道“改过自信”,但好像是不是“从新做人”我想就不言而喻了。
(3)八戒篇
其实在我看来八戒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
八戒**是他的天性,但这里所指的女人不是广义的而是特指“嫦娥”。但说他**这并不错,当年八戒由于得罪了玉帝老儿从一个堂堂天蓬元帅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八戒来到人间后到处去戏弄女人,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是想这样可以解脱,可以不在爱“嫦娥”但可想而知的是这样的他活的并不开心。八戒之所以会被贬到人间就其实质来讲并不是他自己有什么错,事实上是玉帝用了一计“美人计”没想到八戒的立场是这样的不坚定让玉帝就这样简单的抓住了马脚。有人会问玉帝为什么会这样对他,我想这是当皇帝的权利,讲到底还是个“利”字。要讲为什么玉帝这样做我想这是“官人”之事,我不便说,也说不清。
再说说八戒来到人间后面对种种又是怎么做的。这就涉及到八戒到底是不是猪脑,很明显的是:“不是”,因为虽然他有一张猪脸,但这都是人为的,所以八戒事实上还是“天蓬元帅”,只是没几个人认识罢了。其实八戒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笨,他有自己的交际学取向,归纳起来有点“欺软怕硬”的感觉,但这就是我们的感觉,但八戒不这样想,他知道做人的道理。在师傅面前的时候他知道什么叫“得人心爱”的道理,在大师兄的面前也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野什么时候得正经。
西天的路上八戒被悟空痛骂时常常是不服的,但为了自己有面子他又要顶上几句,这一定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反而使他有了那么点威性,但这点威性只能在他师弟头上用用,但八戒觉得这已经足以。
八戒好色,对女人他有自己一套很系统的方法,这点是他们四个里谁都不能比的。八戒告诉自己对女人一定要懂得什么叫追求,但大家也知道他这一点正是他失败的原因,女人不是怕他的人而是怕他的执着。往往是被他的这种执着吓跑了,因为八戒事实上是不懂什么叫“逢场作戏”不懂得去做一个戏子,所以八戒这一身都没有自己所爱的人到手。其实讲女人见八戒要跑就其根源来叫是因为八戒还是不懂得交际学的,基础性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最后,我们得给八戒在学习交际学这一门功课评个分,既:及格/不及格。
我想他还是可以评“及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