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论儒释道“三元共存”与“三教合一”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coexist and merge  

作者:曾罡     发布时间:2010-07-18


 

    震阳子的观点大可看作一家之说,而我对他的这一观点很以为是。也就是说,《易经》、《道德经》和孔子,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化人学信仰系统!

    在社会上还经常可以听到一个说法,说佛教包含了很深厚的中国文化,佛门是挖掘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好地方,所以应当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对此我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易经》、《道德经》和孔子儒学,都是战国春秋以前的事,再从大量的出土文物来看,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历法等等,在汉以前就已形成,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就已形成。在历史上没有看到佛教参与了中国文化人学信仰系统的构建,反而看到的是佛教传入中国汉民族地区以后的汉化(从所有的中国汉族佛学大师那里都能看到汉化的人格);更何况中国文化是没有造物主的人学文化,与佛教的宗教神学文化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道”、“儒”是中国文化固有的部分,人学和宗教根本就是两码事,所以说“道”、“儒”与“释”(佛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古代中国——自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炎黄子孙——信奉“天意”、“道法自然”,从这里应当能够看到人学信仰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应该能够明白我们应当保护什么和继承什么!

    曾经遇过宗教人士这样问我:“你就不为‘来世’做点什么吗?”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信奉‘天意’。我所以是人而不是猪狗,这如果是‘前世’努力的结果,那这不关我的事。我毕竞是人——这是‘天意’的话,那么‘天意’就是要我立足于人生,做好人生的事情。根据这个逻辑,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不相信今生不按照‘天意’做好一个人,‘来世’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来世也不关我的事”。

   这就是中国文化人学信仰来自《易经》“天意”思想的人生立场!

摘自曾罡《巨人落地抓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