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沉静的力量[故事集七]
The quiet strength [tales 7]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0-10-5
沉静的力量
勇 气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挣扎
在沙漠里种树
理直气和
真正的勇敢
批评的话
把一切交给时间
也对妈妈讲真话
(力量)
表面的激烈往往是由于内心的单薄,真正的力量,往往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沉静的力量
公元前4世纪,有一个原本十分繁荣的国家,自从新的国王继承王位掌管大权后,励精图治不眠不休,可是国家却日渐衰弱萧条,新国王十分震惊,也大惑不解?!
于是,国王启程前往名山寺庙,访求大师的指点。当国王到达之后,看到大师静静地端坐在石头上,眺望着邻近的山谷冥想。他向大师说明来意与自己的困境之后,摒住呼吸诚挚地等着大师的教诲,然而大师却不发一言,只是微笑着示意国王随他下山。
他们来到一条又宽又大的河边,大师面对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边架起一堆柴。天色暗了,柴堆被点燃,火苗愈来愈大。大师让国王一起坐在火堆旁,这样不发一语地看着熊熊烈火划破夜空,直到黎明。随着天色渐亮,火焰也慢慢地熄灭了。
这时,大师才第一次开口说话:“现在你明白你无法像前任国王一样,维持国家繁荣昌盛的原因了吗?”国王面带困惑,并没有明白大师的用意,向大师说:“请原谅我的无知,请大师明示。”
大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接着问道:“昨天一个晚上,熊熊的火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国王答说:“晚上呈现的火焰,那么强大威武,划破夜空的黑暗,似乎有着挑战万物、横扫一切障碍的力量。”
大师又问:“那熊熊烈火过后,留下了什么?”
“目前只有一堆灰烬与一些余温而已了。”国王答。
大师再问:“那我们身旁的这条大河,经过了一个晚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河水静静地流着,很安静,几乎没有感到它的存在。”
大师问:“这条河流过之处,你看到什么景象?”
国王答:“绿油油的大地,盛开的花朵,欣欣向荣的大树。”
接着,大师走到河边,望着缓缓流过的河水,不再说话,留下国王若有所悟地静静深思。
火可以向夜空挑战,但在烧尽所有的柴火物品后,只留下灰烬而已。水永无声息地流着,滋养绿油油的大地、盛开的花朵,还有欣欣向荣的大树。
这就是沉静的力量。
评:要做一个有力量的人,你必须先放弃那些表面的浮华,用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的内心。
(力量)
付出自己的生命,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勇 气
只要能生死与共,便是痛苦也成为欢乐了。——罗曼·罗兰
“你认为我很有勇气?”她问道。
“没错,你很有勇气。”
“如果我有几分勇气,那也是因为经过几位良师的启蒙,我可以举一位给你听听。多年前,我曾在史丹福医院担任义工,那时认识了一个叫丽莎的小女孩。她身患重疾,病情十分罕见,惟一能挽回她性命的机会,便是接受五岁幼弟的输血,因为她弟弟也曾罹患此病,后来奇迹般地被救活,现在体内产生出了能对抗病毒的抗体。医生向这个小男生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输血给姐姐。我见他只迟疑了半秒钟,便深深地吸了口气说:‘如果能救活丽莎,我愿意。’”
“进行输血时,他静静躺在姐姐身旁,见到姐姐双颊恢复红润,他不禁面露微笑。但接着他收起了笑容,脸色苍白地望着医生,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我会马上死掉吗?’”
“原来他年纪太小,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以为要将全身的血都输给姐姐。”
“是的,我学到了什么叫勇气,”她补充道:“因为我见到了一个榜样。”
评:人的身上到底潜藏着多少力量?如果它们能更充分的释放,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彻底改观?而打开那座宝库的钥匙,就在你自己的手里,不要把它弄丢了。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付出代价。为了坚持那些美好的品德,你常常要忍受屈辱和泪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从前有个国王,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耳朵也有点聋了,走起路来跌跌撞撞。 国王想:我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让谁来当国王呢?
有一天,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他要挑一个孩子将来当国王。怎么个挑法呢?他给所有的孩子发了一粒花籽,看谁拿这粒花籽种出最美丽的花来,将来就让谁当国王。
有个孩子叫宋金,他领了一粒花籽回家去,把它种在一个花盆里,天天浇水。他多么希望那花籽长出芽,抽出枝,开出最美丽的花儿来啊!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花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宋金多着急啊!他换了一个花盆,又换了一些土,把那粒花籽种上。可是两个月过去了,到了大家送花去比赛的日子,花盆里还是空空的,什么也没长出来。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一齐来到王宫里。他们每个人都捧着一盆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都很美丽,一下子真说不出谁种的花最美丽。
国王出来看花了,他在孩子们的面前走过去,他们手里捧的花多美丽啊,可是国王一直皱着眉头,一句话也不说。他走呀走呀,忽然看见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一个空花盆。瞧,那个孩子低着头,心里难过极了:人家都种出美丽的花儿来,可他呢,什么也没种出来。他是谁呀?他就是宋金。
国王走到宋金面前,问他:“孩子,你怎么捧着一个空花盆?”
宋金哭起来了,他说:“我把花籽种在花盆里,用心浇水,可是花籽怎么也不发芽,我,我,我只好捧着空花盆来了。”
国王听完宋金说的话,高兴得笑起来了。他说:“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当国王。你是诚实的孩子,我让你做将来的国王。”
原来,国王发给大家的花籽是在锅子里煮过的,怎么会发芽、抽枝、开花呢?
评:最有力量的,是不怕做一个好人,不怕世道的种种不公。如果神佛要选人来管理这个世界,他们一定会选最有力量坚持自己品德与良知的人,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大家的榜样。
(力量)
现实的压迫常常让人力不从心。但是不必灰心,也许你就能变得更有力量。
挣扎
小时候他极喜爱蝴蝶。但不是用网捕捉继而制成标本,而是好奇地观赏它们的美丽和习性。
现在他已成年,第一个儿子不久也将诞生。但他竟然发现,自己为一个蛹而着迷。他在公园小径旁发现它。不知为何,那小树枝掉落在地上,上面的蛹未受损伤,仍然黏附在上面。
以前他曾见过母亲如何处理,于是细心地用手帕把它包起来带回家。蛹被安置在一个阔口瓶内,瓶盖上有些洞,如此安排是为了方便观察,和避免好奇的猫用前爪抓破那黏黏如丝的蛹。
男人看着。妻子兴趣盎然地只看了一会儿,他却细心地观察那如丝的外表。不知不觉地,蛹动起来了。他再靠近一点看,蛹颤动得更厉害起来。然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蛹依然黏附在树枝上,丝毫没有翅膀出现的迹象。
过会儿,颤动终于愈来愈强烈,男人想蝴蝶可能会在挣扎中死去,他打开瓶盖,从抽屉拿出美工刀,小心翼翼地在蛹的旁边划出一道缝。几乎同时,一只翅膀从蛹里面伸出来,蝴蝶自由了!
蝴蝶似乎要充分享受这份自由,沿着瓶的边缘行走,但它不能飞。起先男人以为翅膀需要些时间变干,但过了许久,蝴蝶仍然不能飞。
男人担心,于是请在高中教科学的邻居过来。他告诉邻居他怎样找到蛹,怎样把他放在瓶内,以及蝴蝶怎样挣扎着出来等。当他说到如何小心地在蛹旁边划一道缝时,邻居叫他不必说了。“噢,这就是原因所在。你看,挣扎本可使蝴蝶蓄积飞行的力量。”
我们也是如此,有时候生活中的挣扎,反而最能增强我们的信心。
评:蝴蝶翅膀的力量,来自于它对生的渴望。每个人的心里也有一双翅膀,它有没有力量,取决于你是不是渴望让心灵翱翔。
(力量)
有些力量超乎人们的想象,是因为它们经历了人们想不到的艰难困苦。
在沙漠里种树
有两个人一起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其中一个老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树苗浇水。而另一个人一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偶尔来一下,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
两年后,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沙尘暴席卷而来。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老人种的树几乎都被风刮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另一个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和树叶。问其原因,那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而我把树栽活后,就不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恨不得把自己的根一直扎进地底下的泉源中去。试想一下有这么深的根,怎能轻易被暴风刮倒?
独到的真知,精辟的见解,入木三分,发人深省。至于怎样在沙漠里种树,是不是应该像这个人那样种树,看来都不重要了。
树似乎与人近似,对它太殷勤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人似乎与树相像,四周的人都对他呵护有加,他就难以具备遭遇各种各样挫折的准备,及对变化莫测社会的戒备。
树有生命。南方的大榕树以其枝繁叶茂、干壮根盘的飘逸风姿,令游人恋恋不舍;沙漠里的胡杨树,以其伶仃瘦骨、茎实叶坚笑傲自然精神,令文人墨客敬佩不已。肥沃和贫瘠都可以孕育生命,但肥沃孕育的生命缺乏那种不屈不挠,在贫瘠中所孕育的却具有毅力和坚韧。
即使生命有适合的土壤,也不能给它过分的温暖,经风雨涤荡、历艰苦劫难,才是对生命的最爱。
即使生长在最不适宜的地方,也不能对它冷嘲热讽。因为,只要它拼命向下扎根,拼命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终有一天它会顶天立地、傲视苍穹。
评:当艰难困苦砸向你的头顶,也许意味着,你应该成为沙漠里的胡杨。
有道理从来用不着嗓门高,嗓门高的从来都没有道理。
理直气和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一脸冰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道歉:“我马上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与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腾”地红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土,你怎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不还以一点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则用气和来交朋友!”
听到这里,每个人都笑了,对这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往后的日子,他们每次见到这位服务小姐,都想起她“理直气和”的理论,也用他们的眼睛,证明这小姐的话有多么正确——他们常看到,那位曾经粗鲁的客人,和颜悦色、轻声细气地与服务小姐寒暄。
我们往往欣赏“理直气壮”,却往往忽视“理直气和”的绝妙之处。常言到: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你是否有理呢?反过来,对于别人的无知、粗鲁,我们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好呢,还是“以柔克刚”好呢?别忘了:要用气和交朋友!
评:能融化冰雪,能改变心灵,那才是真正的力量,超越了帝王。
(力量)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用你瘦弱的肩膀,承担起道义和良知。
真正的勇敢
看到一个故事:老板招聘雇员,有三人应聘。老板对第一个应聘者说,楼道有个玻璃窗,你用拳头把它击碎。应聘者执行了。幸亏那不是一块真玻璃,不然他的手就会严重受伤。老板又对第二个应聘者说,这里有一桶脏水,你把它泼到清洁工身上去。她此刻正在楼道拐角处的那个小屋里休息。你不要说话,推开门泼到她身上就是了。这位应聘者提着脏水出去,找到那间小屋,推开门,果见一位女清洁工坐在那里。他也不说话,把脏水泼在她头上,回头就走,向老板交差。老板此时告诉他,坐在那里的不过是个蜡像。老板最后对第三个应聘者说,大厅里有个胖子,你去狠狠击他两拳。这位应聘者说,对不起,我没有理由去击他;即便有理由,我也不能用击打的方法。我因此可能不会被您录用,但我也不执行您这样的命令。此时,老板宣布,第三位应聘者被聘用,理由是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是一个理性的人。他有勇气不执行老板荒唐的命令,当然也更有勇气不执行其他人荒唐的命令了。
戴高乐将军也碰到过这样的勇敢者。那是1965年,法国发生民变,巴黎的学生、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当时任总统的戴高乐下台。戴高乐黔驴技穷,来到德国的巴登。法军驻德司令部设在这里。戴高乐要求驻德法军司令带兵回到巴黎平息民变。但戴高乐的两次要求都遭到那位驻德法军司令的拒绝,还劝说戴高乐放弃这个命令。后来戴高乐非常感谢那位司令,称颂那位司令勇敢地拒绝执行他的命令。他还写信给那位司令的妻子,说这是上帝在他无能为力时让他来到巴登,又是上帝让他碰到那位司令。不然,他就可能是历史的罪人了。
勇敢的定义只有一个,但勇敢的表现却可能多种多样。三个应聘者,前两个坚决执行老板的命令,好像是无可厚非,毕竟是老板的命令;但后一个敢于拒绝执行老板荒唐的命令,则值得赞誉。至于驻德法军的那位司令,敢于拒绝执行当时作为法国总统的戴高乐的有违民意、有违民主原则和精神的命令,则更是难能可贵。这在专制制度的国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勇敢不勇敢,不只是一种行为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理性,包含着道义。缺乏理性的、没有理性的勇敢;缺乏道义的、没有道义的勇敢,充其量不过是没有头脑的匹夫之勇。
勇敢是一个褒义词,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好品德。连人们教育孩子都常说要做勇敢的好孩子。但勇敢确实又还有一个是与非的前提。不分是非的、没有理性的绝对执行命令的勇敢,是一种可怕的勇敢,也是一种愚蠢的勇敢,更是一种专制者欣赏和欢迎的勇敢。而坚持真理、敢于同谬误、同荒唐、同发疯对抗的勇敢、理性的勇敢,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勇敢。
评:勇敢就是不屈从于强权,力量就是一份坚定的信念,相信有更高的规则在制约人间的一切,无论你们从我身上夺去了多少,明天我都将得到加倍的偿还。
(力量)
总有些话不招人待见,但只要你想提高自己,那就必须能听那些你不爱听的话。
批评的话
我和父母住在一起。我和父母都修佛,只有丈夫不修。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我觉得妈妈做的菜有点淡,就说“菜太淡了”。
丈夫尝了一口也说,是,太淡了。爸爸听罢也夹了一口,点头说,是太淡了。妈妈听了不乐意了:“哼,嫌淡你们自己做去,别人做好了却挑三拣四的!”(这是妈妈的老毛病了,尤其是老爸更不敢提反对意见,否则,妈妈一句话给你噎那儿)妈妈的回答顿时引发丈夫的一番感慨:“唉,你们都修这么多年了,听到批评的话仍不愿意接受,那常人就更不用提了。”一句话说得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后来丈夫对我说,这件事对他很有启发。以前他发现员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直接批评,现在他会说:“你们做得都很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
看来,作为修炼人,我们也得悟一悟了。修炼就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实现实实在在的改变,自己的每一句言行都是当时心念的反映,越是不经意之间,也越能表现出真实的状态。我们常把修炼的道理挂在嘴边,不修炼的朋友家人自然就以之为标准衡量着我们。其实他们也觉得这些道理是真好,像我丈夫,就是要真正做到又真是很难。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做好了,是不是就是最好的改变人们偏见的例证呢?
评:人都追求好受,可是好受就没法提高,常人的生活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提高。所以,如果你想要修炼,就必须从常人中走出来。
一时的力量再强大,也终究无法逃脱时间的检验。倒是我们,是否愿意屈从于那些一时强大的势力,而放弃自己的良知?
把一切交给时间
如果不经历那件事,我不会知道“时间”不单是抚平伤口的安慰剂,也是是非曲直的检验师。
三年多前,我在一家民营电台任职,台内有位同仁剽窃友台的节目,从访问到主述,全部完整播出,且该节目还获“新闻局”每集6 000元的委制经费。我写了一封检举信到“新闻局”。没想到“新闻局”竟然把信寄回公司。接着电台老板带着那位被检举人,亲往“新闻局”解释。
可想而知,老板脸上无光之余,要炒鱿鱼。幸得爱护我的长官保荐,方得苟延残喘下去。
被打成“黑五类”的日子不好过。与“被害者”有私谊的同业一见到我就满脸不屑——“告密者”,我的脸上写了这三个字。而同事们也在我的身后议论纷纷。
只因为一封我自认为动机单纯的信,使我的人格、私德全部打了个大叉。
我真的错了吗?难道不必付出、坐等收获者,可以永远捡便宜?现实社会难道没有公平正义?在那最无助的时刻,支持我的是知我甚深的几个姐妹。大家以无比的同情及爱心做我的后盾,使我在晦暗的工作阴霾下,仍得以看见丝丝亮丽的阳光。
而我,既然检举别人的作弊,自己更要行事端正才行。于是我加倍努力跑新闻,上山下海,勇往直前,不敢有丝毫怠惰。大约一年后,当初向着“被害者”而对我不齿的同仁报我以亲切的笑容,也不吝于与我交换新闻了。
令我欣慰的是,他们都承认我当初的看法没错。那位被检举者待人接物的势利现实,一如阳光下的融雪,终至层层裸露,让人看清楚。那一天,我很高兴,原来真理只需等待时间的试炼而已。
后来,奇迹发生,我入围了金钟奖的新闻采访奖。对南部小电台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耀。入围名单揭晓,当初保荐我留下的长官立刻跑到教堂谢恩,而我则快乐地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这样的际遇也许算不得东山再起,但是从人格被否定、到怀疑是非公理何在、以至兢兢业业的日子,最后终见到友谊的双手与成功的果实,心路历程颇为辛酸。
回首前尘,时间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经它过滤,没有人可以伪装而不被发现。任何对错、是非,一一接受考验——我那鲁莽却真实的检举信即是如此。
如果,你正逢生命难关,别泄气,时间会帮你抚平伤痛的。
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接受时间的审判,那审判众人的力量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它超过了古往今来一切帝王。
(力量)
到底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人不在乎世人的毁誉,把得失宠辱全都不放在心上?
也对妈妈讲真话
几乎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多或少地说一些谎话——有些是出于某种私欲,有些则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一生都没有说过谎话的人很少。真的,很少,几乎就没有。
可是,母亲却总是教导我:“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讲真话。一个人勇敢还是怯懦,就要看他是不是敢于讲真话!”母亲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作为女性又是部队的中级军官,她常常不得不亲自把一些噩耗带给烈士的亲属。在这种时候,她从不隐瞒真情,也不拐弯抹角,而总是直截了当地说:“你的儿子(或丈夫)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接着,她会很详细地把烈士牺牲的经过讲给他们的亲属,既不回避血淋淋的事实,也不夸大烈土们的英勇事迹。
为此,作为上级的父亲总是责备妈妈的心肠太硬。但奇怪的是,那些烈士的遗属们却很爱戴她。直到今天,妈妈已去世10年,他们还常常来我们家作客。“要讲真话”,的确,有时这非常困难。这使妈妈退伍后在一个小厂当了整整30年厂长,还有好几次差点儿被撤职。因为,每当厂里的生产任务不能完成时,妈妈总是如实汇报自己工厂的情况,从不花言巧语,文过饰非。在她的汇报材料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生产任务的不能顺利完成,在于上级的计划失当,脱离实际。”
“当领导干部都忙于为自己的子女抢占住房时,怎能指望工人们有充沛的生产积极性呢?”她不光检讨自己,也如实地追究上级领导的责任。这样的措词,常弄得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大为恼火。当我大学毕业奔赴外地时,妈妈把我送到了车站。临开车前,妈妈拉着我的手说:“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记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讲真话,不要管它给你带来的是人们的怨恨还是尊重。”我走了。
还没等到一年一度的探亲假,我就接到了母亲病危的电报。我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真想不到,我离开母亲还不到一年的工夫,母亲就变成了这副样子,看上去简直像是一个包着枯皮的骷髅。医生将我叫到办公室,很为难地对我说:“是癌症,已经到了晚期……你最好不要对她说,因为……”我领会了医生的好意。
回到病房时,母亲已从昏迷中醒了过来。看到我,她那混浊的双眼变得明亮起来。我把我的手递给她,她轻轻地握着,不过我想,她大概已用了她最大的力量了。“什么病,知道吗?”母亲平静地望着我。我望了一眼脸色苍白、满脸祈求神色的父亲,犹豫着。生平头一次,我感到说真话竟是这么困难,甚至残忍。但我还是说了真话:“癌症。”“还有多长时间?”“大概——就这几天吧。”妈妈轻轻地“哦”了一声,闭上了双眼,但只一会儿,她的双眼就睁开了。这双眼比刚才更加明亮了。她舒了口气,欣慰地望着我,说:“你是个好样儿的。谢谢你,儿子,你长大成人啦!”说完,她又长久地闭上了眼。
我默默地坐在母亲身边,想:“母亲这时在想什么呢?是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吗?”此刻,我突然头一次感到了母亲的伟大。一点儿不错,是“伟大”。因为,她不仅一辈子都没有说过谎话,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一生都是一个勇于面对现实、承认现实的人。这太难了,但这恰恰是作为一个人的最可贵之处。
评:只有真话才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就像妈妈已经承受了癌症的全部痛苦,为什么还要让她再承受亲人的谎言?谎言并不是怕妈妈痛苦,而是怕妈妈的表情让自己痛苦,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