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李连杰关于慈善基金的思考
Interview: Reflection about the charitable foundation of Jet Li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09-10-3
“壹基金”与博鳌将在12月举办合办国际公益慈善论坛 [访谈摘录]
腾讯网:李先生这次来带来一个信息,会跟博鳌亚洲论坛在今年12月份举办一个国际公益论坛。所以想先请李先生谈一下这个论坛是怎么一个运作的情况?我们跟博鳌亚洲论坛会有什么样的活动?
李连杰:其实我们“壹基金”正式成立还不到1年,4月19号才满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东西,特别是最近半年我们准备了一个团队,从11月份开始做了大量调研和学习,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我们中国2007年慈善公益获得一个飞跃,从06年的100亿变成300亿,非公募基金非常多。我们一直在想,我花了6个月时间去拜访中国的专家学者、海外专家学者,怎么样把“壹基金”特色发挥的最大?因为我们目前除了希望壹基金作为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的一个推动者,同时也希望架起一个平台,能够让各方面的人士,全亚洲或者全球大的基金、大的公司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去介绍一些先进的经验,比如我们自发的民间的公益组织、NGO组织,NGO组织可能已经有20多年,但是基金组织自发的这种可能也就5到7年历史,比较短。英国已经有400年,这种先进模式怎么样可持续发展、怎么样适合中国国情、能够整体对慈善公益事业在21世纪这个时候的中国有一个很有效的总结和互相交流平台。人家用100年走过的路,我们怎么用15年走完。
“壹基金”的愿望是全球是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关心推动中国的慈善事业,乃至亚洲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每个地方具体所需要帮助不一样,法律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所以怎么样推动全球的架构(也是我们思考的)。我觉得这是生在北京(的)一个小孩子的梦想,希望在这个领域里让全球人看到中国人的胸怀、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梦想,随着我们经济的强大,我们有一些企业可能将来走出国门,不光到那里给别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财富,同时带出中国人的关怀。这是我搭建这个平台的愿望。
李连杰眼中慈善事业的两个层次
腾讯网:今天一上来第一个问题不是问电影,而是问国际公益慈善论坛。可能很多网友对你而言更熟悉的是你的电影,包括你扮演的角色,这次你在博鳌亚洲论坛扮演的角色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一面。“壹基金”成立时间也不到一岁,我们是想可能还是需要聊一聊,您当年创立“壹基金”的一些想法,我听说您是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之后,有了这样一个决定?
李连杰:其实这个只是最后的开关,海啸是最后的一个开关。我这个人从小就可能比较喜欢思考,当我8岁练武术,11岁拿冠军,16岁我已经觉得不需要证明什么了,第一次是幸运,第二次是偶然,在我17岁转行不做武术的时候,遭到武术界一切长辈、前辈的坚决反对:“16岁的人在运动行业是一个黄金的起步,你为什么放弃?”我当时觉得,5年和1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还要证明什么呢?所以我就放弃,转到拍电影,到今天。我30岁开始考虑生命的价值,人类需要的是什么?名与利。为什么要名和利?因为(名利带来安全感,)我们有安全感之后才可以获得幸福快乐。但是是否真的如此?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来,当你看到周围的朋友,很多比我更有钱,有几十亿、上百亿,在塞车的时候跟没有钱的人一样在埋怨,在对待儿女教育的时候,也是一样在埋怨。我发现这是一个量的区别,不是本质的区别。可能有些农民工为几百元、几千块在着急,有些城市的人为几万块着急,有些人就是为几百万、几亿在着急,这(只)是一个量的区别。所以,人是物质和精神双层推动的,光有物质是不够的,还(得)有一个精神世界。在这样的观察后,(就会思考)“我什么时候才算够?”,我走出亚洲到美国,美国还有全球的明星,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有更多明星出来。股票也是高高低低,发现这个规律后,“我的生命将来是什么?”(这个问题会不断浮现)经过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我一直有一个欲望想去改变。当然也有很多恐惧,我又不是太缺钱,也不是太缺名,我突然从事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职业,毕竟在武术上我是一个专业人士,电影我也是一个专业人士,公益事业我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人士,该怎样做?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样,有些人很简单,你做慈善,你捐2亿就完了,干嘛问我要1块呢?真正我所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李嘉诚先生我很尊重,他已经几百亿了,盖茨先生我很尊重,他已经700亿美金了,很多问题是否就可以改变?慈善公益事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有百年历史,每年几千亿中80%是个人捐款,但是美国历届总统都要提出环保、贫困、医疗这些问题,依然在。美国国家GDP是最强大的,但是还有这些问题,所以不是一个人说拿了多少钱马上就可以解决的。
在我心目中慈善事业也是两个层次,一个是财富积累的再分配,把金钱积累起来,分配给一些需要关怀的人群。但是同时我更认为在这个过程里传递一种情感,你可以说用传递一种爱、传递一种责任、传递一种义务,传递一种我们觉得生命中的价值。所以物质和精神是同时在传递。这是我的思考。
腾讯网:李先生行程也非常紧,在最后,请您花一两分钟来告诉我们网友怎么参与到“壹基金”,怎么样支持公益事业?
李连杰:在17号我们会有一个更具体的一周年的工作汇报,我们会通过网站更清晰地让大家了解到“壹基金”新的定位和新的方向,包括捐款、包括活动。我的理念就是每个人每个月1块钱是一种物质的帮助。每个人每个月可能一个小时,当我们积累起来这些时间,我们就实现一种爱心的传递或者责任心的传递。你想象一下,就算一个百亿的公司他要推动全中国人去捡环保垃圾,你需要多少资金推动,但是我们13亿中国人随手每一天特定的时候捡起一个垃圾,这就是13亿的垃圾,这个力量是没有一个上市公司可以做到的,这就是“壹基金”基本理念,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义务、有权利去传递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文化、祖先给予我们的智慧。
腾讯网:如果大家有这个心去做这样的慈善事业,请大家从李先生说的从小事做起。
李连杰:从容易的、简单的做起,但是一定是持久的,而且把这种文化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也许再过30年,我们不仅仅是经济的提升,在软件上、在精神上、在软实力上也能够在全球推广中国人的胸怀和智慧去负起全球这个大家庭的一个责任。
本文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