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格罗斯:佛教太美了
Gross the Nobel physics prize winner In 2004: Buddhism is so beautiful
作者:格罗斯 发布时间:2010-9-15
2006年04月09日 佛教在线 |
海峡网-厦门日报4月08日报道,讲座后,筋疲力尽的格罗斯接受了本报专访。 记者:您等了三十年才获得诺贝尔奖,而我们等您也等了有半年了。去年国庆节前,我得到消息说您要到厦大来,赶忙开始恶补物理学知识,到10月3日,他们告诉我,由于台风,航班取消了!(格罗斯为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格罗斯(大笑):是的是的,看来你的休假都被我毁了,对不起! 记者:您刚才在讲座中奉劝大家忘记诺贝尔奖,好好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但是我想,有些人肯定会说:这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才会说这种话。 格罗斯:不是的,如果人们是为了诺贝尔奖才开展研究的,那他们不太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记者:我很好奇,如果您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您会怎么说呢? 格罗斯(得意地笑)但我得了啊!不过,假设没有,我和现在没有什么两样,物理学实在是太有趣了! 记者:您有句名言:“The most product of knowledge is ignorance.(知识的最重要的产物是无知)”,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格罗斯:很简单,事实上,科学的成功取决于你是否能找到一个好的问题,科学的源泉就是问题,因为要有一个好的问题,需要很多知识。我们现在问的问题,远比我当学生时候有趣和深奥得多。在过去,我们无法具备足够的知识来问这些问题。也就是说,你知道得越多,你就发觉自己不明白的越多。 记者:现在有一种现象:从事应用科学的科学家们比较受欢迎。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您认为基础科学科学家如何生存? 格罗斯:基础科学是一切学科和社会文明的基础,政府和大学都必须有长远目光,试着想想,如果没有半导体基础科学理论,也就没有后来的计算机。 记者:他们告诉我,您对中国佛教十分感兴趣,我对此感到很奇怪,您毕竟是自然科学家啊。 格罗斯:我觉得佛教太美了,特别是那些寺庙。 本报记者 佘峥 (来源: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