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以胜为功非修行,执于理论是障碍 

To win is not practice, but to obsessed with theory is an obstacle

作者:自在浮云      发布时间:2021-3-15

 

以学问为成就的大有人在,乐于指摘他人,以识为荣,这个坑很大。喜争辩,以胜为功,这原本非是修行,一切问题都来自于自己的羞耻心。而羞耻心非先天俱来,羞耻心会生如虚荣诸多心,承认后天所涉,后天所染之恶习,问题将不复存在。脸皮厚是好事,求真往往都是脸皮厚的人才能干。

(知错不改)那不叫脸皮厚,叫无耻了,无我才是脸皮厚。

(辟谷死人,大家应该会醒悟吧)不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人往往都是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东。在此之前死掉的不是一个两个,风波平息,依然如故。大道至简,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而猎奇欲与生俱来,光怪陆离的东东总是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知理容易,体行很难,理对于很多人而言,不过是一种谈资,或者作为显摆方式(我知道的比你多,或者我比你正确)。读书明理,但反观却缺失了,好奇心是葬道毒药,很多时候我们都自愿服毒。

常识性的东东网上都有,可以学习一下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可以了解,但这并不是修行方向,自身的锻炼,不是锻炼哦,才是根本。理论性的东东对修行有一定帮助,但执着于此也是障碍。学习是必须,但学习之前先要收起好奇的那颗心。炼钢是咋炼的?去杂质啊。

受到磨难不一定是做错了什么,磨难这东东也是一种概率性的,磨难往往都是一种自我感知,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对磨难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所谓的磨难,无非是不顺心、不如意,而造成不顺心、不如意的原因才是需要分析的。

(学习)要有重点,比如我们学习哪部经典,那么就以这部经典的内容为主去学习。很多东东不是通用的,特别是道教,同样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就变了。其实,修行和学问不是一回事,大可不必下功夫去学这些隐晦涩暗的东东。修行事是个损字,学问事是个益字。从学问入修行是个途径,但是,往往学问多了,损起来就难了,学问往往成为了修行障碍。“知道”的越多,越是自以为是,修行事往往是无法用语言阐述其理论,一个方法它能够发生作用,而为什么能发生作用,那就很多时候说不清了。学问事总是有逻辑,有例可循,两者一旦纠缠起来,修行事也就无法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