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哲学与宗教的三个问题 

Three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作者:自在浮云      发布时间: 2018-9-17

    天下无事,不折腾就没事,事都是自己找的,合者聚,不合者别聚。人都是碳水化合物,就那颗心频率不同。有心,便有私,私欲盛,欲盛则过场多。究其根本,无非就是占有欲作怪。想做主也是占有欲的一种。表现欲,也无非想占有人家的认可,想主持大局,无非是想占有人家的自主权,一切欲望,一切烦恼,都源于占有欲,想明白这个自然就无事咯。

    欲望是正常的,也是合道的,过度则是奢、是甚,就背离了。母爱无私?要看你对母爱的定义了,所谓爱,还不是人自己的定义罢了,介个世界所谓的无私不存在,绝对无私不能成就,绝对无私也不会喝牧羊女那罐奶咯。不想死就是对肉体的占有欲作怪,想找死,就是对“自由”的占有欲作怪。“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不要说做到,就是真能理解都罕见。

   哲学,三个问题罢了,介三个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了,哲学就死了。哲学与宗教,木有势不两立的东西,彼之毒药,我之蜜糖。因为不需要人供养,不需要化缘,所以活得潇洒些。要人供养,想著化缘,那就不会奔著究竟去,就不会句句都是真话。哲学,因为不求供养,不需要化缘,所以,不管它理论对不对,方向正不正确,它始终是朝著自己的想追求的究竟去,始终是在为完善自我而努力,这个是宗教里不可能的。修行,一切若都是围绕著目的而去,那就是扼制它的魔咒,想明白这个就好。

   哲学要归于道,哲学是努力阐述道,而修行是为了回归于道。哲学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是修行。太爱思辩,这个路子容易走偏。看不清的要暂时放下,不要一直挂着,在某个时候就自然而解,这个就是机缘。完全靠思辩去解读,往往会与真实的感觉不同。这样形成成见后就是修行的障碍了。

 
   教是教,道是道。仪轨仪式感能治癒人心,同样,也会灭杀智慧。介些要看你跟对人木有,宗教取决于人,正直智慧者与你是正见,是智慧,是昇华,是成就。邪师盲师与你的是邪见,是愚昧,是欺骗,是堕落。师不是神,神也不完美,保持清醒,明辨正邪,不迷不惑,介个才是正信。

   砸人饭碗啊,罪过罪过,我忏悔去了。

  (浮云2018年9月14日 于半隐居)

(注: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