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佛说佛史 连载(14)佛教-借佛之名搞出的利益集团 

Buddha said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Buddha (14)

庋耻斋 连载系列

作者:自在浮云      发布时间: 2007-10-4

第十四章

  佛教

  佛教,到底是以佛为教,还是佛之说教,还是佛之教团?都不是。那是虾米?是以佛为招牌的凡人借佛之名搞出的利益集团。有了团队,就有了团队利益;有了利益,便有了利益冲突;有了冲突,便有了利益斗争。正因为有了斗争,我们才有了观看一出出闹剧的门票。

  一日灵山会上,大梵天王给佛陀献了好些金波罗花,对佛陀说:“麻烦您老传些佛法吧。”佛陀从容不迫拿起一朵金波罗花,拈着那花环顾四周,五百佛弟子看佛陀这般举动,都不明白他在玩什么虾米。咱们猜啊,猜啊,就是猜不出佛陀想表达个虾米东东。你老人家有话就直说呗,这样装神弄鬼不是在折磨人嘛,你智商高,佛弟子不一定是高智商啊!你明白了,不一定佛弟子不是糊涂蛋嘛!你就拿着那朵破花,神态安详滴环视一下,咱就能明白?你也太高估咱这些人了吧。难道这佛法当真是只有聪明人才能领悟的?难道咱这地方也跟中土一样是笨蛋多过鸡蛋的地方?你还别说,在五百人内还真只有大迦叶一人领悟了佛陀心法,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佛陀长吁一口气:“哎!万幸啊!还有一人能够明白。虽然是糊涂蛋多了一点,毕竟明白人还是有滴。”于是对大众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不要以为这就是真是历史,其实这也是传说。不过这段传说却真正滴蕴含了佛法奥秘。佛云:“不可说,不可说也。”

  干嘛要教外别传?教内为嘛不传?教内嘛,多是一些追随时尚的时尚先锋,善于经营的行商坐贾。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隐者,往往不是隐逸在山林之中,而是在闹市中和光同尘。 最平凡的人往往是最不平凡,大圣慈寺背后那个箍桶匠不是个易学高人嘛。一个佝偻老汉跟一个黄牙小二谁看得出他就是唐打虎?教内有没有领悟佛法真谛的高人?有!肯定有!不过到是少见那高坐法台手捧如意之辈。在那个位置,想得最多的往往就是教团利益,教外斗争搞,教内斗争还得搞。斗完异端斗对手,没完没了啊。不就有个大和尚说一位比丘尼的庙抢了他的香火,把人家的尼庵拆了,把佛像拉到自己庙里,还拷了尼僧把人家折磨致疯嘛。

  在教内啊,往往就跟金大侠小说里写的那样,武林高手不是扫地老僧,就是烧火头陀。这些人偏偏能静下心找到本心,人家没得争嘛,没有啥弘扬“佛法”的职责跟义务,一门心思去专研专业,即便再愚钝,火候到了黄金也就烧化了。

  宣扬人间佛法原本是件大功德事,问题是你宣扬的是不是佛法。如果是,佛陀也愿意给你做坐骑。那九品莲台早就让你了。

  现在而今眼目下,咱们最热衷的就是建庙塑像,比谁的庙修得大,看谁的像塑得高。前三十年发财的人,没有几个是干干净净的,怪他们吗?怪不了!在那个非常时期,特殊社会难免的。就哥看来,这一切非常非常非常滴正常,第一桶金往往要以非常手段在非常状态下获取,原本不应该有什么心理负担。不过人嘛,特别是在中土从小到大都浸润在因果循环教育中的人,难免会对自己所做的一些好似不该那样做的事有一些愧疚。好在还有功德可做,可以抵消“罪孽”,我们去施舍吧,我们去供养吧。社会的欣欣向荣绝不代表心灵的幸福、愉悦,同样我们痛并纠结着。

    佛教的崛起在两汉之际,人民最痛苦的事情,天灾人祸,战火频仍,那种痛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这种环境谁愿意选择呢?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只能祈望下一世生活变得更好,我们总是靠希望维持生命,没有希望那还有虾米生存支撑?栋梁垮了,房子还有虾米存在的意义?

    最精明的生意人总是贩卖人们最殷勤需要的东东,在任何时候,贩卖希望都是有绝大的市场的。商人重利,他才不会去想你能不能真正获得究竟,你需要希望我就贩卖希望!虽说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找到心灵的慰藉,未来的憧憬,但求真法的也不少啊,人家要的是成佛,你卖的是成佛的希望,搞虾米搞?愚夫愚妇们到也罢了,他们要的就是希望,这是你的目标客户那没错。那些舍身求法,矢志不渝的就不是你的客户了嘛,干嘛通吃?断人慧命啊!罪过!罪过!在一幢幢雕梁画栋中有多少人从明白变成糊涂,从勤勉变成堕落?拜着那满肚子装满金银珠宝的佛像直至自己变得脑满肠肥。

  “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你外求个啥啊?为咩当时三武一宗灭佛?大量的财物跟人口大量拥入佛寺,寺院的经济规模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佛弟子众多,良莠不齐,杂秽纷乱。更有借帝王、大臣宠信干预朝纲,作为方外之人还为人策谋造反,颠覆国家。北魏太武帝时在某寺院竟然搜出“弓矢矛盾”若干,“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盖以万计。又为窟室,与贵族女私行淫乱……”这样一来,多少真正清修的寺院也被连累,覆巢之下无完卵。“教外别传”,嗷!佛陀在他那个时代就早已知道有这么一天了,不由得人不赞叹。

  我佛以心传心,岂是以言相传?更非是借一切外相而传。我等诸多佛子,身在魔窟以为佛土,供养外道以为真佛,障迷自性以为解脱。以歪理为佛法,以魔说为佛经,以世俗寺院为佛祖道场。还装出一副“卫道士”模样,不想这“卫道士”实为“伪道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