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道破玄机-自在浮云修道谈 

  zizaifuyun Talk about the taoist  

作者:自在浮云     发布时间:2015-07-30

 


  1-道破玄机 
  
   凡人者,图一时之乐,呈一技之长,耽得百日之不快;为道者,息一时之欲,隐一心之巧,免却一世之无妄。孤枝得以一栖,奈得一时只寂寞;庙堂钻营百般,惹来万古之悲凉。一人独坐,静定中观心,睹得心中之心,悟得身外之身,乃知此身不虚。不惜此身,百年湮没,方识心无所属,如无根之木,火灭灰尽,随风四散,终究一无存,哪里有什么来世前生?只有现世业报,哪有后果前因?已生如未受报,自然祸遗子孙!

     大众群居,笑谈中慎口,闻见道外之道,识得人上之人,方知见闻庸浅。长开枉口,正合言都无知。慎言缄口,多闻广见,方知常人无魄,非圣贤仙佛,化后有神。灭尽留性,全凭今身证果。若言六道,唯有忠义者留其正气,孝慈者留其善气,智才者留其灵氯,不平者留其怨气,含辱者留其冤气,凶悍者留其戾气,不正者留其邪气,痴昧者留其愚气,以上种种方入循环,自然报业迁缠,一但了结仍归太虚,方是大道生灭之理。强说报应,不知自身修持,修什么仙?成什么道?不论今世参悟,只谈生前死后因果,烧什么香?礼什么佛?黄冠缁衣,泛泛而论,迷了多少愚人?昧了他人己身!愚昧凡躯,朦朦而听,传了多少谎言?误了仙佛根本!

    万物皆动,独守静定,守此静定,则心不散,唯此心不散,方能知大道生灭之理,才可参玄圆机髓,方有缘证仙佛果位。持此身不轻,则外物不能扰,用此心不重,则外物不得拘。欲成仙佛之道,先参凡人之道,处世不可太锐,锐则棱角俱损;行事不可太钝,钝则自陷其危。锐钝相济,明明白白,堂堂正正,不失为人根本。不失此根本,方近于道,要知仙佛机要,全凭凡躯一身。唯有生为极乐,哪来死后天庭?生时行善做恶,皆是留与儿孙!不论爱欲是假善人,执于得失非真修行。不论爱欲,则天下人类绝迹;执于得失,则四海尽是战争!看破红尘,心外别无净土;跳出三界,此身仍在五行。逃什么逃?遁什么遁?不知烟花柳巷好修行?躲什么躲?隐什么隐?却道险山恶水是福庭?深山有闹市,桃源在红尘,择什么地?选什么境?要修的,唯此身心!

    神在虚空坐,香在炉中焚。心在当中搁,不偏亦不沦。凡人不知建庙塑像的道理,只知焚香礼佛祈福消灾。神道设教,是教你做人的道理,福寿灾妄皆是你自己一心所造,焚香礼拜岂可解脱?善报恶报,是由心造,自己不悟,子孙知道!布施解厄,亦是荒谬!布施者,应施与急难之人,而非施与富贵僧道,也非盖堂修庙!哪方祖师仙佛要你妆金塑像?还无非是些许人中饱私囊!有些余钱,不若印些善书,劝人一场。仙佛自有仙佛道场,要你操什么心,着什么忙?劝人为善,自然庙宇兴旺,香火绵长。自行其恶,必定报应不爽、自受其殃!莫以为披上道袍、着上僧装便是修行人模样!一颗心不清净仍是空忙一场!因此上,闭上是非口,远离名利场,不误为人一场,学仙佛静旁观,笑看世人奔忙!


  2 顽道人修真诀 
  

     诀曰:静定观心,蛰藏气穴


     顽道人曰:修行之事,唯以清静了悟。清中了命,静中见性。此性乃定中只神,不偏不颇,不丧不沦。非后天血肉之心,是先天元神种子。一灵不昧,自然发现。
    蛰者不动也,藏者守也。气穴者,丹元之鼎器、元始之药炉。唯守静定以立鼎,观心以安炉,蛰藏不动而温养。先天一气自产药苗,金丹之根生矣。 

    解曰:所谓静者,乃寂然不动,心无挂碍,无思无虑,身心合一,溶于自然,合乎大道。非指身体不动,若仅限于此,则堕旁门。

    所谓定者,乃不动不移,屏除觉观,不见身境,善生智慧,得识正达,超然入道。非指静寂空无,若仅为枯坐不动,则是假定。

    所谓观者,乃天目内视,鼻尖端白,神蛰气穴,冥思静虑,随息出入,转运****。非指目视,意观,境界,若着于此则入魔道。

    所谓心者,乃拘束形态,指令动静,和睦嗔喹,恬淡虚无,收约妄想,融会贯通。非指思虑之神,乃先天之元。若假于后天,则无从寻觅。

    释曰:此诀无他,实是固蒂深根,唯将诅窍之元阳,送至气穴,所谓归于土釜收藏。 

    顽道人曰:安个海底炉,立个心下鼎。水火自抽添,老虎攀龙颈。

螃蟹抱着狗,狐狸孤岛难糊口!
暴雨盖日头,海参虾米牵着手!
海螺满街走,扇贝无事就喝酒!
鲍鱼忙隐居,金丝燕子不张口! 

     修行者,无非神精!精神相接,合而为气。气返弥顶而成丹,往往修行者,神在上而不降,气在下而不升,水火不济,龙虎不接,婴儿姹女不能交媾,为迷真之故,心气燥而上,肾水寒而下,是为谬矣。但得黄婆勾引得金公相会,男子生下个孩儿来,才为妙哉。 
  
    3温养口诀 
   心猿意马紧拴藏,清净无为真妙方。
   得悟玄关方寸地,念头起处即福堂。

     4仙禅 
   老僧枯坐不谓禅,万般只在心中间,世事如风归去也,怎夸?浮云散后是月华!星光点点非舍利,泥丸启处有丹华。休言行者似有道,万事敢在佛前夸。东篱下,种菊花,看破种种原是假,真个仙家! 

    5 答学者问
   问:经常听到“玄学”这种说法,“玄学”究竟是什么?“玄”又是什么?“玄”和“道”有什么不同呢?
   答:“玄学”不是清谈,更非远离红尘的故弄玄虚。“玄学”是一种务实的探索,是一种求证的开拓,是以心灵去体验、去融合自然。“玄”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证悟。“玄”朴实无华、无处不在若要用心刻意寻觅,“玄”又会离你很远。
   “玄”等同于“道”,“道”平淡无奇,你可以用语言阐释“道”,但又发现“道”决非语言所能表述。你会发现“道”实际离你很近,近得可以随时触摸。你会感觉到“道”的仁慈,“道”的无私。也会感觉到“道”的无情,“道”的冷酷。  
   问:什么是修道?
   答:“修道”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决不是目的,“道”本来是无拘无束的、不偏不颇,任何的刻意造作都背离了“道”,假于某种形式,如深山养性,绝食烟火,参禅打坐,烧香礼拜,这些都不是能证“道”的方法。不拘一格,自然而然,了悟万物万事皆有 。 “道”,体验“道”的自然。“道”就离你越近。 “清净”是“证道”的唯一方法。 

   问:道教历代祖师留下很多修炼方法,根据这些方法修炼能够得道吗?
   答:历代祖师传下的修持方法当然有用!它是历代得道真师修行体验的总结,为了后人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和歧路,他们把这些修持方法代代相传,给后来者开辟了一条捷径。照此修习当然会事半功倍。但“命”由师传,“性”由身悟,如若只按祖师所传的方法修持,依样画瓢,同样难以证道!至多是“千年不死一愚夫”罢了, “法无定法,道无常道”,若是修行当谨记之!

     6人世道情

  陋室独居,孤灯展玩诗书易,闲时同与倦鸟栖,把盏邀饥鼠,此中仙家趣!
  管它人情暖、世事迁,也三三论道,两两谈玄,锈炉焚香也唤金丹!
  拨草寻花眠,紫竹戏浮莲,懒散散叫店家奉上佳茗,假惺惺自装作六根清净。傻痴痴装会儿儿戏,疯癫癫也唱两曲,闲语拂耳清风,更觉舒适。看他卖弄,也添几分生气。
  偶尔看几卷经,打两回坐,却恨蒲团破!罢些手段,长叹一声,自谓洒脱! 

7顽道人歌 
  幼少顽劣,长而平庸。宅曰剩闲,凡事不恭。喜好书棋,爱而不通。又嗜拳剑,懒于用功。执礼玄门,识性不空。命理一脉,稀稀松松。晚击暮鼓,朝鸣晨钟。耳不甚聋,牙还关风。双目似盲,神识近疯。独爱美女,情又不衷。妻为明月,子是清风。妾乃翠竹,婢系青松。尤喜饮食,偶饮一盅。唯见烧肉,如沐春风。自身无能,极好轻松。日常诸事,有始无终。极善玄谈,海阔天空。狐朋狗友,常醉茶中。是非拂耳,闭目听松。大限来时,笑曰善终  
 
后注:3年前为了找到过路神仙,在网上到处搜寻和过路神仙文风相似的人,终于让我找到了自在浮云,我问他:你是过路神仙吗?他说不是。我又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他说此问题太泛。后来他寄给我一本自印的古本道德经,可惜我看不懂,到现在只翻了几页。